】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论坛:青年评论员剖析香港难题
http://www.CRNTT.com   2013-04-19 00:14:46


中文大学全球政经硕士课程客席讲师袁弥昌认为,媒体制造恐共气氛,与通识教育配合,会有倍增的效果。(记者单宁摄)
 
  袁弥昌:现时香港民众对政府不信任、恐共等情绪,追溯源头,都是因为香港的生活指数过高,不满情绪开始与政治挂帅。香港失去过往的优势,很多热钱流进来,却与香港人的生活无关,形成了虚假的安全感,所以媒体才能成功制造恐共的情绪。如果爸爸相信,就会思考如何保护下一代,若儿子相信,就会想如何追上上一代,所以比起旧时是倍数式的增长。

  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传媒渲染与通识教育会形成倍增的效果。香港普通人一般比较缺乏政治教育,基本上对这方面没有什么特别概念,即使有概念都可能只是读过一点点社会学或政治学,他们大多比较认同民主自由那套观念,传媒如无冕之王,他们说什么人们自然都会吸收。加上近几年香港推行通识教育,年青人每天需要读报,而报纸提供的多为反对派的观点,造成年轻一代的观念偏向一边。

  洪锦铉:有一种说法认为,香港自从推行通识教育,在反对政府和反对内地方面,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培训元素,愈来愈多年轻人出来参与社运。通识教育讲求批判性,什么是批判?反对就是批判。因此导致愈来愈多年轻人倾向批判政府的施政。
 
  反对派的行动变得十分“立体化”,不单是文字、网络、行动。媒体以前是文字媒体,现在还有影像图片等辅助,立体化就某议题去做一些反对的行动,对年轻一代影响很大,学生们做功课时找资料全是这方面资料,因此传媒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推行国民教育,投放资源的模式上必须改变,但在建制的模式下,这点很难做到。因为建制派的年青人整体来说比较顺从,容易听从指引,占据不了网络世界,做不到遍地开花,在网络世界被淹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