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三方面发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http://www.CRNTT.com   2021-08-24 18:43:26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赵忠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应从扩增量和保存量两个角度入手,着眼于三个方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橄榄型”是学界和政策界公认的良性的社会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对于改善收入分配和促进消费都大有裨益。中等收入群体是企业家的重要来源,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和产出,中等收入群体还会通过消费渠道来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发展。幷且,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消费用于生产性消费和人力资本提升方面,会对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赵忠建议,应着力从三个方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差距。一是抓住农民工群体。我国农民工群体人口占比大,且其中中等收入人群占比较低。目前,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左右,如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很有希望进入中等收入阶层。要帮助农民工群体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帮助农民工尽快完成市民化;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赋予农民工更多就业选择;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质量。

  二是稳步提高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在提高收入水平方面,要借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促使一部分低收入群体上升到中等收入群体。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就业主体之一。改善中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让更多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在改善收入分配方面,应提高劳动份额,改善初次分配格局;优化发展模式,深化制度性改革,做好再分配调节;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注重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保持收入稳定,减少收入脆弱性。建议从完善社保体系,稳定收入和支出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入手。当前,技术进步在带来经济增量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就业和收入的极化,应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平衡技术进步对不同人群的冲击差异。要通过减税降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发展主体。同时,通过转型升级扩大规模带动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从而达到提高收入水平的目的。

  此外,赵忠认为,人口老龄化可能会使养老压力传导至正处于劳动年龄的中等收入群体,导致他们滑入低收入群体。因此,不仅要实施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延长人口红利,如推行弹性退休制度、提高女性与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等。同时,要做大做强养老制度中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扩大老龄人口中的中等收入群体。(来源:中国财经报 记者:任焱)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