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价格波动为契机,校正猪肉供需机制弊端
http://www.CRNTT.com   2019-09-03 21:40:07


 
  可以预期,即使受时滞因素影响,短期内猪肉价格仍然不能平抑下来,但已经维持不了太长时间。按照一般周期,3-6个月就将回落。

  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双重发力,保证了这场猪肉价格保卫战的走向。这是一场胜利在望的战役。虽然如此,对于这轮超强猪周期,仍有些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值得汲取。

  比如,对于非洲猪瘟的防疫,力度还不够,省市区域联防的机制还远远不够完善。如果能够将疫情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这轮超强猪周期或许就不会出现。又如,生猪养殖规模化、企业化的水平还很低,这导致分散的养殖生产能力不足以应对市场出现意外。

  实际上,规模化、企业化生产幷不缺少资本支持。但一些资本不是投放在扩大生产上,而是通过猪肉价格的波动寻求短期利益,这是把钱用错了地方。要强化生猪养殖的抗击打能力,强化资本监管,通过政策扶持把资本引导到该投放的地方,势在必行。

  应对超强猪周期,不能停留在只打一场“战役”,停留在一次胜利上。更好的态度,是以这轮价格波动为契机,改进猪肉供需机制中存在的弊端。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猪肉价格不仅关系着民众的餐桌供应,还关系着CPI指数和宏观调控的空间宽窄。像7月份的猪肉价格,就带动CPI上涨了0.59个百分点。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猪肉类似于美国的汽油,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

  因此,无论从民生出发还是从宏观调控大局出发,校正猪肉机制运行中的深层弊端,其必要性一点也不亚于打赢这场猪肉价格战。(来源:新京报 作者:徐立凡)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