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民俗润泽乡间 激活振兴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22-03-24 09:40:47


山东青岛一位小女孩展示一款传统虎年生肖花饽饽。新华社发
 
  3.创新路径 民俗节日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代诗人白居易名篇《琵琶行》中的“浮梁”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这里的瓷茶文化已有上千年历史。春节期间的云村晚、汉服秀;清明节期间的“茶瓷对话”“开山节”;端午节期间的沧溪风华录、露营大会……浮梁县借助其“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的文化底蕴,举办一系列活化传承、推陈出新的民俗节日活动,不仅带领游客体验历史文化风情和优美生态环境,也打造了乡村振兴新业态。

  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书香金瓯、文武岭西、古韵简村、和善百西、淳和新河……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挖掘和打造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实践中,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

  价值引领型。调研中,有些地方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价值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有些地方将民俗节日文化与红色文化紧密结合,以乡村振兴实践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红色基因。这些方式推动了传统民俗节日助力培育乡村文明风尚,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社会治理型。调研中,有些地方注重节日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辅相成;有些地方统筹协调、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品牌,共同服务于乡村振兴。这些都发挥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所内含的文化治理功能。

  人才创意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浮梁县推行“乡创特派员”机制,发动一批企业家、创业者、社会工作者等,与农村基层组织共谋发展,激活在地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共建人文乡村。调研中,有些地方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些地方注重发挥外来人才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城市与乡村在交流中相互形塑。

  产业转化型。袁家村、南海区、浮梁县等地均立足各自的特色民俗文化,激活文化产业新动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中,有些地方以文创赋能,丰富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内容,创造乡村新IP,打造乡村文化新品牌。有些地方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牵引力,对内开展群众工作、凝聚共识,对外承接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为传统民俗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