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货币政策的内外新线索
http://www.CRNTT.com   2019-07-16 07:41:57


 
  内部新线索:呵护金融市场信用分层稳步发展

  文章指出,今年6月初至今,金融市场的信用分层加剧,主要表现为不同机构同业存单利率差走阔,并向信用债市场传导。不同于以往的阶段性现象,本次信用分层以打破刚兑为起点,或将具有长远的里程碑意义。对于经济治理而言,信用刚兑导致风险溢价与信用风险不匹配:一方面,低信用、高风险的借贷方享受到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刺激过度加杠杆;另一方面,风险溢价由于未得到精准地差异化定价,因此被杂糅进无风险利率之中,抬升中小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两者叠加,构成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阻碍,大幅加剧结构性去杠杆和宽信用的平衡难度。因此,放眼于改革全局,进一步破除信用层面的刚性兑付,既是当前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未来利率并轨的必要铺垫。而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各层次的信用风险得到市场精细化、差异化定价,必然导致更加清晰明确的信用分层。

  由此,信用分层并非洪水猛兽,而是金融改革的伴生结果,也是未来市场的常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走向信用分层?如果路径稳健,则有望将此前“刚兑时代”积累的信用违约风险渐次、错峰地释放。如果路径急乱,则可能一次性戳破风险,导致市场情绪超调并一刀切地处置相关资产,从而引发总体信用收缩。本轮信用分层开始之后,市场一度出现了超调趋势。对此,央行果断出手,在总量工具上增大流动性供给,在结构工具上为中小银行同业存单进行增信。从政策效果看,上述举措将信用分层拉回稳健路径,至6月下旬,不同机构同业存单利率差开始明显回落。但是在政策成本上,这也造成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过剩,近期R007和DR007降入低谷并频繁击穿逆回购利率。

  展望未来,在度过初期的风险冲击之后,央行料将对信用分层进行常态化的呵护,以促使其长期维持于稳健路径。这需要平衡两方面的关切。一方面,为配合金融供给侧改革,信用分层仍需延续并深化。为避免阻断这一趋势,当前流动性超额供给的总量干预料将及时退出。另一方面,在信用分层过程中,中小银行的负债端成本将较快上升,而资产端的收益则上升较慢,因此将面对更大运营压力,并影响其信贷投放能力。事实上,6月初至今,这一趋势已经初步显现。因此,对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支持需要长期延续。为了实现上述平衡,未来央行对信用分层的引导,料将更多地采取结构性而非总量性的政策工具。

  新线索指向结构功能新作为

  文章认为,综上所述,当前的两条新线索共同指向了货币政策的结构功能。沿循外部新线索,对于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动,进一步的定向降准料将是首选政策应对,在下半年仍有施展空间。沿循内部新线索,流动性供给的总量发力料将渐次减弱,针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结构性支持有望加码。下半年,监管层或将通过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的资本金,并将这一举措与结构性工具相结合,引入信贷投向利好中小微企业的附加条件。

  受此影响,在宽货币环节,短期而言,7月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料将告别极度宽松的阶段,但是长期而言,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状态仍将延续。在宽信用环节,短期而言,随着市场避险情绪的修复,信用溢价将从当前超调的高位有所回落。

  长期来看,随着打破刚兑和信用分层进一步深入,信用风险溢价中枢料将逐步温和抬升,难再降至改革前的低位;同时,得益于信用风险被独立地定价,挤出水分后的无风险利率料将长趋势下滑。本次渐进的信用分层预计不会引致显着的信用收缩,下半年社融存量增速仍有望保持波动上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