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刘乃强:非本地资助学额被牺牲 集体不语
http://www.CRNTT.com   2015-01-20 00:42:58


 
  最有切身感受的是留港内地年青人组织“港漂圈”,它很快在微信上发出了至今最清晰的解说,影响不算大,主要只是宿位,一面无奈。

  明确表示“欢迎建议”的主要是反对派教育界议员叶建源,他认为“把公帑资助的本科生学额归还给本地学生”,是“拨乱反正的第一步”。

  从政治的角度看,这个“新政策”其实大错特错。去年12月15日,铜锣湾清场,七十九天占领行动结束。众所周知,激进份子中学生占了显着比例。二十天不到之后,政府即推出牺牲非本地生(其中很多是内地学生)利益的政策以迎合“本土”学生,无论该建议是否和占领行动直接有关,都必然让大家往该方向联想。

  即使特区政府要马上推出对本地青年有利的政策,也绝没有必要透过牺牲非本地生利益达到目的。政府现在的作法,给人陆港之间利益是零和关系的强烈感觉,完全是误导。一方面,本港资助大学学额不足,一直为人诟病,多年来入大学率一直维持在约两成的低水平,远低于邻近地区;另一方面,院校为免分化非本地上,会向修读同一学科的非本地生收取相同学费,资助实际上已经被分摊,而据报道香港大学非本地生课程学费已经高达十四万六千元,继续上调弊处也极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区政府可以直接增加总资助学额数量,让本地生和非本地生不用“塘水滚塘鱼”,这不但合情合理,财政上也完全可以负担。

  叶建源的评论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帑资助的高等教育如何在保障本地生升学利益和促进大学国际化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的确如此。但他没有告诉我们为何完全不资助非本地生就是“合理的平衡”。这次事件没有引起争议,却不代表特区政府做得对。相反,它显示特区政府为了当“好人”,牺牲原则。最近教育政策让人诟病的地方甚多,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指教育局要随时接受中央政府监督,看来确有必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