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刘乃强:非本地资助学额被牺牲 集体不语
http://www.CRNTT.com   2015-01-20 00:42:58


 
  内地媒体可以不评论特区政府的决策,但没有必要替这种地方本位主义背书和自圆其说。如果它们要持有立场,也应该从全国学生利益、促进陆港学生交流的角度出发。

  事实上,1月3日《文汇报》也是引述 《星岛日报》报道,指“行政会议建议,将取消现时非本地生的资助学额”。1月4日《成报》报道的说法则是“行政会议通过由2016/17学年起,取消预留作录取非本地生的大学资助学额 ”。

  究竟是行政会议建议,还是教育局建议,还是已经通过了,几份报章各有说法,我们媒体的专业水平,实在让人担心。更让人不满的,是在立法会和教育局网页上,都没有找到相关文件,至少没有放在合理当眼的位置。商议式民主有赖市民参与,但政府政务公开的程度,还有很大改善空间。

  把600个非本地资助学额全数改拨给本地生的消息公布以后,香港社会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报章上有关评论也寥寥可数,其中不乏保留的声音。其中,程尚达计算出“每年符合入读八大的文凭试考生达二万六千多人,仍有至少逾一万人与大学之门擦身而过,可见增加六百个学额的政策只是杯水车薪”。内地评论员刘远举则从投资角度出发,表示“能够去香港上学的外地学子,都是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精英中的精英。这些学子,经过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往往会留在香港,参加工作,创立事业,带动香港经济的发展”;“如果把给精英的投资当做福利的蛋糕分掉,虽解决了当下问题,但长远来看,损失了更大的利益,未来福利的蛋糕反而会越做越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