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二合一”选举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0-02-09 00:08:03


 
  二、选后台湾政局的可能动向

  (一)台湾当局的可能动向

  民进党第二次全面执政,会继续推进蔡英文第一任期内推行的内外政策和两岸政策,不可能进行根本性的政策变革。蔡英文的胜选感言和林静仪接受德国之声专访的内容,基本透露出蔡英文和民进党在未来施政和两岸关系上的主轴。

  林静仪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提出,过去四年和未来四年民进党当局要做的事情。一是,把台湾省议会的预算清零,让它实质不运作。二是,让“考试院”萎缩。三是,在无法通过“修宪”方式废除“监察院”之前,实现监察院的转型,转型为“人权监督”的机构。第四,总的目标是,将台湾政治体制从“五权宪法”全面转向“三权分立”。第五,继续朝向台湾“独立”方向迈进,包括改“国号”问题。现在,“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体的。什么时候把所谓“中华民国”改成台湾,需要一点时间。还要“我们的人民共识”。第六,持续推动“政党外交”或者所谓“民主联盟合作”。第七,跟所谓理念相近的国家推进“实质合作”。⑥

  蔡英文在选举结束后发表的胜选感言中透露出的信息并不让人乐观。一是,她向国际社会表达了维护台湾“主权”的决心,这不可能让两岸冷对抗的状态得到缓和。二是,她明确提出了未来两岸重启良性互动的“八个字”,称之为“让两岸人民拉近距离、互惠互利的唯一途径”,⑦并对这四个概念逐一进行了解释,不留任何模糊解读的空间。三是,明确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说不,但并未提出任何共同政治基础和缓和两岸对抗的新论述。

  (二)蓝营走势

  国民党两场选举惨败,铩羽而归,党内要求反思两岸政策、进行人事改革、党务主管更替的呼声再起。韩国瑜虽然掀起“韩流”,超热选情,得票率比2016年的朱立伦高出7.6%,多获171万票,但最终以260余万票的差距败北。而且,与2018年“九合一”选举完全相反,此次韩国瑜祇在6个县市取得优势,在16个县市败给了蔡英文。2018年“九合一”选举后,原本在政党支持度上远远领先民进党的国民党,在此次“立法委员”选举中依然是“立法院”中的少数,全面败给了民进党。

  未来的国民党,一是,缺乏领军人才,未来一段时间领袖人才的培养值得关注。不少民众认为,本次韩国瑜参选获得552万多票,而且其造势场合的热度甚至超过马英九全盛时期,如果国民党内派其他选将出来,可能得票更差。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国民党内不是没有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马英九之后,确实没有涌现出来有担当、有能力、有威信、有视野的领袖人才,这也是国民党内山头林立、内耗严重、选举折损的重要原因。二是,关于两岸论述的讨论、论述及未来趋势值得高度关注。选举结束后,国民党内对党的定位、国家认同、两岸关系问题的争论再次掀起,这反映出国民党内部分党员的严重信心不足,也反映出国民党缺乏论述的严重危机。三是,罢免韩国瑜议题可能继续延烧。韩国瑜刚刚帮国民党拿下的南台湾重镇高雄市,因其参选台湾当局领导人而引发罢免程序。如今,选举已经落幕,罢免韩国瑜的程序还在持续推进。依据“选罢法”的相关规定,罢免程序分提议、连署、投票三阶段。投票阶段,同意罢免票数多于不同意罢免票数,且同意票数达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罢免就会过关。从票数上看,无非需要57万票,如民进党强推,应不难过关。这个投票将在2020年5月份举行,那时正是蔡英文第二任期开始的时候。届时高雄市长重选,民进党收复失地,国民党雪上加霜,祇怕未来面临着更为艰难的局面。

  (三)第三势力走势

  由于“共同体”的排异效应和最终的“弃保效应”,宋楚瑜领导的亲民党尽管有郭台铭加持,但依然仅获得了61万票,远低于2016年的157.6万票。柯文哲领导的台湾民众党政党票超过150万票,囊括5席不分区“立委”,成为“立法院”内第三大党。但是由于民进党单独过半,台湾民众党不是“关键少数”,因此其制衡作用有限。

  未来,台湾民众党有三个观察点值得关注:一是,台湾民众党获得了提名2024年台湾当局领导人的门票,这对柯文哲未来的职场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指标意义,对于有参选台湾当局领导人雄心的政治人物来说,两岸关系是绕不开的议题。二是,台湾民众党高举“理性、务实、科学、数据、对话”的大旗进入“立法院”,这个政党重点从公共政策出发,与国、民两党确实存在一定的区别,且其柔性政党的特性更使得它成为招揽从国、民两党中脱身而出的政治力量的重要招牌。⑧三是,台湾民众党以及时代力量等第三势力在本次选举之后,必将布局2022年的“九合一”选举,新的起跑线必然引发岛内政治势力的重新组合,他们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带来的变化值得关注。

  总体看来,第三势力至今尚无法成为挑战和问鼎台湾当局领导人并成为台湾主流政治势力的力量和势头。甚至,一些小党如台湾激进等还有可能与民进党结盟。在国民党万马齐喑、发展势头不明的情况下,很可能要面对民进党长期执政的局面。

  三、“二合一”选后两岸关系的走向

  “二合一”选举结束后,由于蔡英文继续执政,民进党延续了“立法院”的多数席位,两岸关系的主旋律应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和变化。但是,由于此次选举后,岛内政治板块消长、政治势力进退、政治气候变化、新的政党冲上政治舞台等因素,也给两岸关系带来新一波的微调。

  从蔡英文第一任期的言行逻辑、民进党的一贯做法及上述表现来看,一是,蔡英文执政第二任期还会继续推行“C型台独”。⑨蔡英文当局对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依然维持着民进党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中的定位,即坚持“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依照规定这个国家的名字叫“中华民国”,要改变这个现状需要台湾民众投票决定。在此定位下,蔡英文当局将持续不断地推行所谓“国家正常化”,推进台湾在国际上的曝光度,推进台湾和美国等价值一致国家的实质关系。当然,这种关系和美国的纵容和支持是分不开的。二是,蔡英文第二任期不排除民进党在“立法院”内恣意妄为,继续推出两岸关系的铁丝网,阻碍两岸交流合作发展。尤其是,在2019年12月31日民进党党团强行通过内容非常粗糙、程序不合规定、执法机关不明、权力可能滥用的“反渗透法”,这个法在通过之前、通过之后都引起了岛内相当部分民众的不安全感和恐慌,2020年1月15日颁布实施后,民进党当局如何去贯彻实施这个法就极为引人关注。三是,蔡英文第二任期,民进党各派系瓜分政治利益的问题可能在岛内政局演变和两岸关系未来方面产生冲突,不排除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掌握“立法院”多数席位的民进党通过各种方式挑衅大陆、进一步循序渐进推进“台独”进程,进而挑战两岸关系,造成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紧张、动荡。

  此外,中美关系作为两岸关系的大背景,美国作为最重要的涉台外部因素,在2020年乃至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中至关重要。尽管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已经签字,但第二阶段的谈判又将开始,美国针对中国的各种“挑事儿”还将继续。更何况,2020年也是美国的选举年,美国方面如何打“台湾牌”,是否会与台湾当局商谈FTA,是否继续打包括“台湾牌”在内的组合牌,如何藉操弄中美关系议题拉抬选情、催促选票,都直接影响着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

  在中美关系大环境尚不稳定、岛内“台独”势力继续执政的情况下,民进党当局持续走与大陆“脱钩”、关起门来搞“台独”的道路,祇怕会让两岸关系在冷对抗的局面下更加动荡。

  注释:

  ①《美国学者:韩国瑜大败是国民党病征须厘清病因》,中央社网站。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001120227.aspx。

  ②《朱卫东:勿过度解读台选举结果与“台独”路线关系》,中国新闻网。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w/tw/2020/01-13/9058889.shtml。

  ③朱松岭:《“台湾共同体”建构的延续:从“太阳花”到“九合一”》,《台海研究》2015年第1期,第22页。

  ④朱松岭:《国家统一宪法学问题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98页。

  ⑤林劲:《评李登辉的“台湾生命共同体”》,《台湾研究集刊》,1995年第3/4期,第103页。

  ⑥参见《专访:主张统一恐构成“叛国”》,德国之声网站。https://www.dw.com/zh/%E4%B8%93%E8%AE%BF-%E4%B8%BB%E5%BC%A0%E7%BB%9F%E4%B8%80%E6%81%90%E6%9E%84%E6%88%90%E5%8F%9B%E5%9B%BD/a-51849359。

  ⑦《胜选感言全文蔡英文:无论投给谁都是民主价值的实践》,自由时报网站。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037552。

  ⑧《柯文哲:民众党将是不关键少数在立院扮演示范作用、影子内阁》,《自由时报》网站。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037551。

  ⑨《蔡英文上台可能会进入“C型台独”》,多维网网站。https://www.dwnews.com/%E5%8F%B0%E6%B9%BE/59723287/%E9%99%86%E5%AD%A6%E8%80%85%E8%94%A1%E8%8B%B1%E6%96%87%E4%B8%8A%E5%8F%B0%E5%8F%AF%E8%83%BD%E4%BC%9A%E8%BF%9B%E5%85%A5C%E5%9E%8B%E5%8F%B0%E7%8B%AC。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0年2月号,总第266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