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民进党派系共治的权力结构与智库化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0-11-02 00:13:18


 
  二、多元派系智库建设

  (一)台湾新社会智库

  2008年新潮流系结合台湾社会产官学界等人士共同发起,分为五组:两岸与国际事务组、宪政法制组、科技经济组、环境保护组、社会安全组,并出版《新社会政策双月刊》。早在2006年7月民进党全国党员代表大会通过“解散派系”决议后,尽管新潮流系与其他派系办公室均宣告解散,但与其他派系一样皆是“名亡实存”,派系运作已盘根错节无法根除。2008年民进党执政下野,持续运作的新潮流系决定成立新台湾社会智库(New Society for Taiwan)。

  台湾新社会智库办公室就是新潮流系办公室,台湾新社会智库会员是新潮流系成员,台湾新社会智库理事会是以前的新潮流系政协会议。目前未加入新社会智库的前新潮流领导人,包括邱义仁 (新潮流系发起人、前国安会秘书长)、洪奇昌(前新潮流系总召集人,2016年退出流派、前海基会董事长)及黄伟哲(台南市市长)。台湾新社会智库理事长是前新潮流系总召集人,徐佳青是首任理事长,吴乃仁担任总干事(2019年宣布退党)。2012年郑文灿接任智库理事长,2016年郑续任之。

  该智库成员约为20-25人,在县市长部分包括桃园市长郑文灿,前高雄市长、总统府秘书长及现任监察院长陈菊,前台南市长、前行政院长及现任副总统赖清德,屏东县长潘孟安,前宜兰县长,农委会主委林聪贤,前彰化县长魏明谷等。为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最大次团,成员包括立法委员计19名,蔡其昌、郑运鹏、林俊宪、李昆泽、周春米、段宜康、黄国书、何欣纯、林淑芬、刘世芳、赖瑞隆、邱志伟、吴思瑶、许智杰、余宛如、张廖万坚、锺佳滨、郭国文、锺孔照,另结盟邱议莹。

  新潮流在2020年党内选举中,不仅成为党内最大派系拥有3席中常委、11席中执委;同时在政府机构政权方面,由南流赖清德掌握副总统(前行政院长)、陈菊任监察院院长(前总统府秘书长),中流蔡其昌任立法院副院长;此外在地方政府方面,北流的郑文灿任桃园市长,潘孟安任屏东县长,政治联盟合作者黄伟哲任台南市长。基本上,此派系与蔡英文维持紧密政治伙伴关系,但主张“务实台独”的前行政院长赖清德公开挑战蔡英文政治权威,与之竞争党内总统候选人;且获得独派四大佬支持,要求蔡英文不要竞选总统连任,避免民进党分裂。

  后赖清德败北,旋即宣称全力支持蔡英文,最后组成“蔡赖配”,由主张“务实台独”的赖清德争取传统独派支持者,而蔡英文主张“维持现状”利于争取中间选民,蔡赖合作分进合击获民选总统以来最高票当选。这显示党内派系是既竞争又合作,派系共治的权力生态使得党内派系不会进行零和游戏,而是可以重新合作争取选票极大化,再进行权力资源分配。在民进党传统中,2008年总统大选人选也是由原本相互竞争者组成,获得党内初选提名谢长廷邀请挑战者苏贞昌担任副手。就此而论,民进党党内“派系共治”权力分配生态,促使派系间在竞争后可以快速整合进行合作,以团结的民进党对抗分裂的国民党。2024年民进党总统大选的可能候选人,以赖清德及郑文灿出线的机会最大。

  (二)台湾世代教育基金会

  台湾世代教育基金会(简称台湾世代智库),为总统兼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嫡系(英派),成员包括立法委员陈明文及其人脉及子弟兵于2016年所组织的智库,尚包括苏震清、王定宇(海派)、陈其迈(前正义连线)、杨曜(亲正国会)、刘棹豪(亲正国会)、蔡易余、罗致政、施义芳、江永昌等10席,成为民进党立法院党团第二大问政团体,仅次于新潮流系的台湾新社会智库。所谓泛英系包括英派、苏嘉全系统、黄承国系统,目前拥有中常委2席、中执委6席。检视基金会成员组成,也看出英派与海派间具有政治联盟关系,该基金会包括海派王定宇。

  被视为蔡英文嫡系组织的“台湾世代智库”,其创办人立委陈明文为“英派”掌门人,此次竞选中评委主委并未当选;此外,苏嘉全因其侄子苏震清立委涉及《公司法》修订及SoGo经营权贪渎案,而立即请辞总统府秘书长。陈明文、苏嘉全因政治形象远离政治权力核心,恐也冲击蔡英文派系共主地位。该智库发布的民调,对蔡英文政府满意度评价皆非常高,几乎可以说是蔡英文执政的禁卫军。

  (三)正常国家文化基金会

  正常国家促进会(英文:Taiwan Normal Country Promotion Association ,TNCPA;简称正国会),为目前民进党党内主要派系之一。创办人为前民进党党主席、前行政院长、现任立法院长游锡堃,与谢长廷系统(谢系成员管碧玲、徐国勇、赵天麟、姚文智、李应元、苏治芬等派系所属或友好)形成松散式政治联盟合作关系,与现党内最大派系新潮流系形成既竞争又合作关系。正国会要员有交通部部长林佳龙、总统府副秘书长刘建忻、基隆市长林右昌、基隆市立委蔡适应、新北立委吴琪铭、余天、云林县立委刘建国、台南市立委陈亭妃、宜兰县立委陈欧珀、台东县立委刘棹豪、澎湖县立委杨曜、前立委高志鹏、前立委周雅淑、新北市议会前议员许昭兴等等,为民进党第三大派系。

  此派系源自游锡堃担任党主席、林佳龙担任党秘书长,于2007年曾力主倡议推动《正常国家决议文》,主张公投新宪法、正名制宪、以台湾名义参与联合国。此派系曾支持前总统陈水扁所倡议“一边一国论”、台湾正名运动,其领袖游锡堃曾被邀请但却婉拒担任“一边一国行动党”党主席。目前派系领袖游锡堃掌握立法院院长一职,既可在政府机构平衡掌握行政院的苏贞昌系统,又可在政党机器内平衡第一大派系新潮流,形成在政权与党权权力分配上“派系共治”与权力平衡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该派中生领导人林佳龙,曾任台中市长后竞选连任失利,现任交通部长。林佳龙本是该系中最具政治潜力竞逐总统大位的中生代政治精英,与新潮流桃园市长郑文灿、副总统赖清德具有潜在竞争关系,未来是2022年再度竞选台中市长,或寻求担任行政院副院长一职呢?这涉及中生代世代权力继承与分配。一旦参选2022年台中市长,离2024年总统大选将近,无论是林佳龙或陈其迈皆有台中市长或高雄市长经历,借镜“罢韩案”前车之鉴,恐难以出线挑战总统大位。若林佳龙留在中央层级政府服务,总统候选人可能是来自新潮流人选,其副手不易是同派系,反而位居正国会的中生代领袖林佳龙可能容易取得副手位置。

  (四)台湾智库(Taiwan Think Tank)

  2001年12月30日由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林钟雄、台湾高速铁路公司董事长殷琪、奇美实业董事长许文龙,及台湾工业银行总经理骆锦明、义美食品副董事长高志尚等人,捐助成立。现任董事长林佳龙(派系属性正国会)、执行长庄国荣、副执行长赖怡忠。台湾智库定位为一个第三部门公共政策平台,业务包括议题评析、政策研究、民调执行。其三大核心价值为:一、国家主体性;二、参与式民主(审议民主);三、重视均衡发展与经济安全的国民经济。台湾智库目的在于成为公共政策的研究、论述与沟通平台,集结所谓追求进步改革之士,共同擘画国家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五)新台湾国策智库

  成立于2010年1月,创办人为独派大佬辜宽敏。成立宗旨为提供政府政策谘询顾问与政经风险评估,内容包括促进台湾、区域、乃至全球的和平、经济发展、政府治理,执行长为陈致中。2016年8月1日,新台湾国策智库宣布在“本土政权”蔡英文政府执政后,新台湾国策智库已完成阶段性任务,倡议“在本土政权执政下将逐步实现新台湾国家愿景”。2016年9月1日,辜宽敏宣布将新台湾国策智库,捐赠予凯达格兰基金会,然该基金会仍持续运作。

  (六)台湾新动力智库

  2016年民进党执政后各派系急思转型,除以挺小英为名义、由陈明文成立的“台湾世代基金会”外,绿色友谊连线的民进党中常委陈胜宏运作成立“台湾新动力智库”,锁定两岸、产业议题进行深耕。陈胜宏与前主席许信良皆属于传统美丽岛系,许信良在接任亚太和平基金会后,认为两岸一轨、二轨、甚至亚太和平基金会与对岸皆失去联系,冀望此基金会搭起两岸沟通管道,此基金会着重在两岸与产业议题探讨。

  台湾新动力智库由民进党前立委、现任阳信商业银行董事长陈胜宏成立。阳信银行在上海设有子公司、阳信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台湾新动力智库董事长由陈胜宏担任,其子(前民进党台北市议员、现任立委)何志伟担任召集人,主要关注产业、两岸与国际经济发展议题;关注两岸青创成功范例,为想创业或创业中的“新兴民族”提供相关经验。 

  (七)新未来智库

  2016年台湾大选后,由苏贞昌系统立委所成立的联合问政办公室,为长期与苏贞昌友好的幕僚智囊所筹组,延续苏系长期与新系友好合作的联盟关系。成员包括以新北选区为主的民进党籍民意代表,包括:苏贞昌女儿苏巧慧、吴秉叡、张宏陆、吕孙绫和陈赖素美。目前拥有中常委1席、中执委2席。新未来智库成员主要是苏系,与新潮流系、绿色友谊连线组成松散派系政治联盟,简称“新苏连”。派系领导为现任行政院长苏贞昌,与南新潮流前任行政院长、现任副总统赖清德关系密切。智库专注研究公共政策,透过联合问政办公室规划草拟法案。

  肆、结论

  民进党的权力结构分配机制,已从传统“草根政治”转换至“知识治理”,从街头抗争转型为智库建设;各派系竞争能力与资源整合平台,与智库建设息息相关。2014年民进党曾在“华山会议”总结报告的前言中,揭橥倡议“在全球化的潮流下,两岸交流是必然的趋势,本党应该积极自信参与两岸交流,包括智库与地方执政县市的城市交流”。显见,民进党并不排斥两岸城市交流,也不排斥第三轨道的两岸智库交流。此为民进党首次将智库在两岸交流中的重要性及角色,明列在党的政策文件中。

  换言之,民进党希望两岸智库进行交流,也曾表达希望党智库派代表“登陆”,甚至也曾与大陆智库合办研讨会活动。民进党并不排除以两岸智库交流形式,作为沟通对话平台。两岸当局在无“九二共识”前提下,关系陷入紧张、敌对,若能启动政府机构、政府委托机构之外的第三轨道对话,将有助于促进相互理解及降低敌对关系。相对于民进党已将派系运作“智库化”,国民党党内各派系未能有效凝聚,显然将影响党内团结,进一步丧失政策话语权及主导权。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0年10月号,总第274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