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对“两制”台湾方案的初步思考与探讨
http://www.CRNTT.com   2023-09-15 12:12:51


 
  2.探讨落实“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路径。在推进国家统一的进程中,分阶段、分步骤、多面向逐步推进并最终落实“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第一阶段应是通过推进两岸交流,逐步促进两岸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为统一后具体落实“一国两制”打好基础、创造条件。近些年来大陆持续出台的诸多促进两岸交流、帮助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就是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应由两岸各党派、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围绕“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开展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讨论和协商,吸收社会各方意见,达成初步共识。第三阶段,两岸双方可就国家统一开启政治谈判,确定统一方向、基本原则、具体进程。第四阶段,两岸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就“一国两制”在台湾落实的具体方案进行制度设计。第五阶段,是统一后在台湾具体落实“一国两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3.政策宣导、正本清源,夯实“一国两制”的社会基础。近年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大肆攻击抹黑“一国两制”,台湾民众对“统一”、“一国两制”心存误解与疑惧。集合两岸社会各界开展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研究探讨与宣导,有利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展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下台湾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发挥促进和平统一的作用。

  三、探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应遵行的基本原则

  解决台湾问题,必须坚持战略视野、总体观和大局观,要服从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同时也要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形势变化,审时度势。因此,“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探讨与设计,应遵循几项基础性原则,概括起来就是“三个确保”、“五个充分”。

  “三个确保”:统一后台湾地区实施的“一国两制”,必须以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基本原则。

  一是确保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两岸统一后,中国作为单一制主权国家,只有一部宪法、一个国号、一个中央政府,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等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属于中央事权,由中央政府行使。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利,依法实行自治。而统一后台湾地区的制度与法律设计,必须建立在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完整基础之上。

  二是确保国家安全利益。统一后台湾地区政治制度与法律设计,必须确保国家安全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不能成为国家治理的“乱源”,不能成为“台独”分裂势力的聚集地,更不能成为西方的反华基地和“颜色革命”桥头堡。

  三是确保国家发展利益。要确保统一后的台湾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繁荣与发展,保障台湾与祖国大陆共同分享民族复兴的发展机遇与红利,成为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如果说,上述三个方面是确保“一国”的基础与前提,那么,以下“五个充分”则是保障“两制”得以具体落实的重要关键。

  一是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考虑两岸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的现实差异,保持台湾现行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福利不变,继续实行现有货币、外汇、税收及财政政策。

  二是充分保障台湾民众的利益,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充分保障台湾人民的私有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三是充分照顾台湾同胞的感情,充分体现祖国的同胞之情与爱心,消除台湾同胞对大陆长期形成的偏见、隔膜和恐惧,进一步实现两岸人民心灵契合,塑造并巩固台胞对统一国家的认同。

  四是充分吸收两岸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不应只是大陆设计、并将结果强加于台湾的“单方面方案”,而是积极鼓励台湾同胞共同参与、两岸共同建构的制度安排,是在充分吸收两岸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识性方案”。

  五是充分考虑其他国家在台湾的正当及合法利益。其他国家和地区与台湾长期往来形成的经贸交流、民间交往可得以持续,各国在台湾地区的正当及合法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将得以维护。这样有利于增加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的认同度与接受度。

  四、统一后在台湾落实“一国两制”的有利条件

  中共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均明确指出,实现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表明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之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祖国大陆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为实现国家统一、落实“一国两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国家统一已列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任务目标。全党全国人民都有实现统一的决心与意志。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是无法阻挡的,统一是既定目标,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与努力方向,成为十四项国家发展方略之一,已融入政治、经济、国防、外交各个方面的工作布局,中国政府和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在“一国两制”政策方针下实现国家统一。

  (二)两岸经济与社会持续深入的融合发展,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过去三十多年来,两岸关系从紧张走向缓和,从隔绝走向交流,两岸经贸合作与民间交流从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2019年,两岸年贸易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截至2019年,大陆批准的台资项目累计超过10万件,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第一大对外投资地。2019年两岸人员往来维持在900万人次规模,跨两岸婚姻近40万对涉及人口近200万,有超过150万台胞定居大陆就业、创业、生活。随着交流的不断扩大与深化,两岸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早已开始。两岸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不可阻挡不可逆转之势。在台湾社会已催生出数以百万计的两岸利益群体,为在台湾实现“一国两制”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两岸实力差距不断扩大,祖国大陆主导两岸关系能力和对台影响力大大增强。在国家统一进程中,实力和发展是硬道理,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两岸实力差距快速扩大。1990年台湾GDP相当于大陆的43.8%,到2016年相当于4.5%;1999大陆国防预算是台湾的1.5倍,到2019年已上升至15倍多。实力对比之下,台湾与大陆对抗的能力不断下降、讨价还价的筹码越来越少,大陆掌握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与主动权,塑造和引领两岸关系发展方向的能力不断提升,为实现国家统一、落实“一国两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回归后的港澳,总体呈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繁荣局面,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是确保港澳回归后的持续繁荣与稳定发展的最佳制度安排。但随着时间推移,近年来美西方对华遏制战略打“香港牌”,培植“反中乱港”势力制造事端,使香港局势一度面临严峻复杂的局面。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台香港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等,坚持并完善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依法治理,完成了香港由乱到治的转变,也为未来在台湾落实“一国两制”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未来在台湾实践“一国两制”过程中,要做好顶层设计,扎实推进各项配套措施,确保统一后的平稳过渡与长治久安。

  五、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在台湾落实“一国两制”,主要面临来自台湾岛内和外部干涉势力两方面的挑战。

  (一)台湾岛内因素

  一是1949年以来在台湾地区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与法理架构,经过七十多年已被台湾社会大众所熟悉与接受。二是历经李登辉、陈水扁和蔡英文长达二十多年的主政,推行“台独”分裂路线,岛内“台独”势力坐大,不断对民众灌输“台独”意识,煽动“反中仇共拒统”,支持统一的力量被打压,台湾民意支持度呈现“统降独升”。三是“台独”势力主政二十多年推行“去中国化”政策,误导、异化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自李登辉开始,台湾当局通过修改大、中、小学教科书,向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灌输“台独”意识,去除“中国意识”,导致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急剧下降,“台湾人”认同快速上升。四是台湾当局藉香港事件恶毒攻击、抹黑“一国两制”。2019年,民进党藉香港“反修例”乱局煽动反中情绪,通过所谓“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恶毒攻击“一国两制”,升高两岸关系的对抗情绪,藉以拉抬选情。公开“倚美拒统谋独”,抹黑“一国两制”,图谋“法理台独”,推进“文化台独”、“渐进式台独”,破坏两岸交流,成为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大的岛内阻力。

  (二)国际外部因素

  近年来,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内部形成了对华战略必须做出重大调整的基本共识,将中国作为主要威胁和战略竞争对手,拉开中美战略对抗的大幕。为了达到反华遏华的目标,美国大打“台湾牌”,不断突破中美“三公报”确立的“一个中国”框架,推出《与台湾交往法》《国防授权法》《台湾保证法》《台北法案》等一系列涉台法案,全面提升美台关系,在军事与安全上为台当局撑腰助阵,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在国际舆论上,一些西方国家反华势力,与“台独”、“港独”势力遥相呼应,全力攻击、抹黑“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企图将“一国两制”污名化。

  最后,笔者认为,尽管当前台海局势与两岸关系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前所未有,但维护国家统一前景、维护两岸和平的努力不应被放弃,两岸学界围绕“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展开深入思考与积极探讨,对丰富国家统一理论、建构统一后治理模式、探寻达成统一的路径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DA129之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参见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问题》(修订版),九州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第34页。

  ②全国人大党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人民日报》1979年1月1日第1版。

  ③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新时期对台方针政策重要文献选编》(2009年修订版)第465页。

  ④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邓小平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30、31页。

  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网http://www.npc.gov.cn/zgrdw/npc/zt/qt/gjxfz/2014-12/03/content_ 1888093.htm)

  ⑥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人民日报》1995年1月31日第1版。

  ⑦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日报》20009年1月1日第1版。

  ⑧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 新华社2019-01-0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533296238730411&wfr=spider&for=pc

  ⑨同上

  ⑩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第1版第24页。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7月号,总第307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