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灌溉工程遗产:用好金字招牌
http://www.CRNTT.com   2020-06-01 12:13:26


 

  探索综合利用

  助力遗产地灌区乡村振兴

  灌溉效益对农业发展有着支撑作用,这也同样是灌溉工程遗产的首要功能。中国已有19处灌溉工程遗产。总灌溉面积加起来达3000多万亩。如此大的遗产覆盖面积显示了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灌溉工程遗产还要充分发挥其遗产“金字招牌”的经济价值和向公众进行科普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与其他遗产一样,合理利用也是灌溉工程遗产最好的可持续保护方法。

  2016年,浙江湖州太湖溇港申报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吴兴区义皋镇将一座废弃的民国时期茧站改造成为专题文化展示馆,并把其作为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也将太湖溇港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充分发挥科普文化教育功能,大大带动了区域旅游发展。东风堰利用干渠之畔的古建筑,做成灌溉工程遗产的专题文化展陈馆,充分体现小而精的特色,也已成为国家级水情教育。

  目前,灌溉工程遗产的后续发展路径大致遵循了两条路径。

  一是发展遗产特色旅游与科普教育。灌溉工程遗产科技价值突出、文化内涵丰富,且绝大部分拥有类型多样的优质生态景观,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有独特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过程中是要以保持景观和文化的原真性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避免过度建设和生搬硬造。

  二是通过世界遗产文化品牌提升灌区产品的附加值。在发展灌区特色农产品和其他相关衍生产品时,赋予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品牌价值。多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已陆续推出相关品牌的农产品,如浙江宁波它山堰和龙游姜席堰的茶、江西抚州千金陂的有机大米等。在这一方面,一些灌溉工程遗产可以和灌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整合开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