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金厦漳泉同城化
http://www.CRNTT.com   2023-11-09 00:24:02


金厦漳泉形成共同生活圈是大势所趋,是迟早的事。
  中评社╱题:“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金厦漳泉同城化” 作者:王水彰(金门),金门爱水协会名誉会长、曾任金门县议会议长等

  【摘要】两岸应该维持制度化的协商,建立能够满足彼此需求的关系,并极大化地避免不理性的冲突,中断交流与放任“恶意螺旋”无限扩张,绝对不利于两岸间的和平发展。两岸同胞希望和平共荣的声音是迎向和平最大的力量,应促成金、厦、漳、泉同城化,未来也可藉由“金厦漳泉共同生活圈”两岸人民常来常往的热络情境,让更多人感受两岸和平共融的可贵。

  前言

  金门在1992年11月7日终止战地政务、解除戒严后,两岸关系前沿,金门长期与厦门进行“小三通”,金厦漳泉已然形成共同生活圈,台湾主流民意呼吁两岸用同理心来协助金厦漳泉区域发展,迈向两岸和平大道。

  和平是人类的最高价值,战争是人类最应避免的选择。战争的阴影与恐惧会吞噬人性的良善,和平的光明与喜悦才能彰显人性的光辉,是必要的追求。“非战和平”的主张,既是为了避免成为交战势力的战场,也是希望为两岸和平做出表率与贡献。福建省金门县在1949年-1979年两岸冲突的年代受过炮火伤害,台湾也正成为美陆对抗的标的。选择依靠武力解决问题,以自己所属土地成为战场,不会是智者所为。一旦陷入冲突,无论结果如何,战争所在地的人民不会是赢家。我们呼吁将金门定位为“非军事和平区”,让金门成为两岸的和平桥梁,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促成金厦互动和金、厦、漳、泉同城化。笔者于1994年担任公职,成立“金门县爱护水资源协会”宣导:“⑴金门要有水⑵金门要有好水⑶金门要从大陆接水”三大目标,当时是天方夜谭。2018年金门自大陆引水工程启用,金门新三通(通水、通电、通桥)向前迈进一大步,金门自大陆引水历经23个年头才完成。现在“金厦大桥”存在以往的诸多“国安”顾虑吗?“战争无情,和平无价”,唯有两岸和平,才是正道。

  一、两岸融合发展

  2022年1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汪洋在对台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完善与台企、台湾民众分享发展机遇和落实同等待遇的政策,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2023年第15届海峡论坛大会6月17日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陆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宣布:福建将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让台企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他并宣读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贺信: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持续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地理关系上对金马台澎地区显然有正面效益。两岸同胞要坚定支持融合发展、共同繁荣。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胞亲同手足的大道至理,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政策主张。两岸关系发展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交流合作成果惠及两岸同胞。陆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只要是有利于增进同胞亲情福祉、深化彼此理解认同的事,大家用心用情用力去做,就一定会做好,彼此互补成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通向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台独”同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大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关系才能回到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台湾陆委会应尽早解除对两岸交流的政治障碍与限制,全面开放陆生来台就学、尽快恢复开放“小三通”陆客来台观光,让大陆民众体会台湾多元的生活方式,才有助增进彼此瞭解及良性互动,发展台澎金马地方产业经济。

  二、金厦漳泉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促成金、厦、漳、泉同城化,两岸同胞希望和平共荣的声音是迎向和平最大的力量,希望大家共同支持“非战和平”的神圣诉求。闽南区域创新协同,长期密切交流,对金门来说是最大的保障,金门乡亲在厦门购买约两万多套房地产,金门厦门已经形成一个生活圈。大陆政策对金门释出善意协助发展,台湾也应善意回应,促成金、厦、漳、泉同城化自由贸易区。当前金门最大的危机不是来自于对岸大陆,而是台湾本岛,许多四、五十岁以下的人,对金门还很陌生,是真正的危机。

  三、恢复疫后交流重拾两岸互信

  全球疫情之灾中断长达3年之久的“两岸小三通”已于2023年1月7日复航,随着疫情持续缓和,小三通审核程序自3月1日起亦同步简化,台湾陆委会不久前与“交通部”、“卫福部”公布“恢复两岸空运客运航点之规画”,宣布自3月10日起开放大陆10个定期航班航点及13个包机航点的“10+13”方案,并确定于清明节前开放“小三通”客运中转,两岸交流似乎正逐步恢复。针对恢复疫后交流,两岸权责部门确实都曾表达正面看法。推动疫后健康有序的两岸交流是既定政策,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共同责任,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期待;大陆国台办发言人则称,两岸直航航点复航有利于两岸人员往来、促进交流交往。

  我们认为两岸交流随疫情趋缓持续放宽,符合两岸人民共同利益,但此刻离两岸真正的恢复交流,却仍有一段不远的距离,主要原因则是双方缺乏互信。难道两岸当真要持续对抗下去?拒绝对话当真胜过互惠交流?两岸执政当局缺乏正面沟通协调,要严肃而理性地面对两岸当前局势作妥善处理。就客观形势而言,目前各国新冠疫情已趋向和缓,原本采取高规格防疫政策的两岸也已陆续松绑,防疫作为明显从严控锁国走向开放,致力回归正常生活,在两岸各自开放之下,更没有再行禁绝彼此往来的理由,这是两岸恢复疫前正常交流的客观基础。然而,如何看待并善用已然缓和的疫情,让两岸在后疫情时代逐步迈向正常交流却是知易行难。关键依旧是彼此缺乏互信、心结难解,甚至连海基海协两会恢复良性对话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两岸当局如果真有恢复疫前交流之意向,自然必须从重新建立互信做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岸当前之僵局与困境,无疑是此前互相攻讦所积累的结果。要化解互不信任的氛围,必须先从停止对彼此的恶意攻击做起,方有可能营造融冰氛围。进而言之,除了停止互相攻讦,双方更应主动增进互信,我们以为,在僵持的情况下,与其期待对方释出善意,不如主动递出橄榄枝?当前国际上最为引起关注的话题,已逾一年的俄乌战争,美国的介入干预,使俄乌人民陷于战争的悲惨浩劫。一个稳定的台海局势既有利于两岸人民,也有助于区域和平,期待两岸当局以民为念,在逐步恢复交流的基础上重建良性对话机制,让两岸关系也能善意互动,化干戈为玉帛,逐步恢复交流,重新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

  四、维持制度化交流——推进台海和平发展

  诚然,一次民航机因天候因素直接飞越金门的上空,且明显没有恶意,着实可以认定为一起基于民航飞安前提下的偶发事件,之所以会被放大关注,自然也是因为两岸关系已降至冰点。我们相信,在任何情境下,两岸都应该维持制度化的协商。协商的目的是建立能够满足彼此需求的关系,并极大化地避免不理性的冲突、中断交流与放任“恶意螺旋”无限扩张,绝对不利于两岸间的和平发展。因此,不论如何,维持台海间制度化的沟通交流仍是当前亟需跨越的门槛。此前,两岸之间的官方沟通主要透过半官方组织的“两会”(海基会、海协会)进行协商,在双方搁置争议的前提下,也算是确立了制度化的沟通及互动模式,大家互相尊重,求同存异,为两岸同胞奉献心力。

  总之,两岸无小事,任何小事都可能发展成大事;为了避免冲突加剧,台海间唯有维持制度化的交流机制,弹性应对、积极作为,才能有效掌握正面良性互动的发展机遇,推进两岸民生经济与和平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