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分析|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东亚|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设为首页】【】【中评邮箱

关于两岸共同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问题的探讨
  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而且逐步超越传统自由贸易协议(区)的范围与内涵。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建成、且具成效的重要区域经济整合包括高度整合的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正在建构的重要多边区域经济整合包括持续扩大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CP)、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美国—欧盟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与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两岸经贸合作途径研究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分工”概念可以分解为政治关系+分工形态,具体的分工形态是各国、各地区之间经贸关系的基础。本文中,笔者运用“国际分工”概念,分析国际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基于分工形态,论述两岸经贸关系的基础与内涵,从而对当前阶段,两岸共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岸经贸关系的定位以及实现两岸经贸利益最大化的途径等几项“焦点议题”给出答案。……
台湾“治权”问题论析
  随着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岸公权力的行使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今年2月11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南京举行了正式会谈并互称官衔。标志着两岸在“两会”机制之外,形成了一个官方互动的新机制。那么大陆应如何对待台湾的公权力部门?大陆能否承认台湾的“治权”?这是今天两岸关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浅析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历程、规律与趋势
  民进党两岸政策能否成功转型,是牵动岛内政局演变和两岸关系走势的重大变数。从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举办“对中政策扩大会议”(即“华山会议”)及通过“2014年对中政策检讨纪要”的情况看,民进党内两岸政策分歧严重,短期内难以实现“台独”转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民进党仍将推行以“台湾前途决议文”为基调的“稳健台独”路线,但策略手法将更具欺骗性。本文从分析民进党历次两岸政策重大调整的特点与规律着手,通过厘清2012年以来该党两岸政策调…
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与“一中三宪、两岸统合”理论
  2013年6月到7月,作者在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振民教授、台湾大学政治系张亚中教授与政治大学法学院王文杰教授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台湾大学两岸暨区域统合研究中心及政治大学法学院做短期访问研修。在此期间,作者对部分台湾法政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试图从一些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对台湾社会的法制发展、法学研究以及两岸关系论述等问题进行瞭解。本文即是作者在台期间访谈之一,敬希读者垂注。……
“中国宪法”在哪里--两岸和平协议法律性质再探讨
  “一个中国框架”,是分析研究中国宪法和两岸和平协议法律性质的重要基础。美国宪法学家卡尔.罗文斯坦认为,宪法可分为规范宪法、名义宪法和语义宪法。两岸现行“宪法”的名义均为“中国宪法”;而从规范意义上来看,在全部中国领域内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中国宪法”还尚未制定。两岸多年来通过共同努力不断累积的宪法共识,需要通过两岸共同制定的正式宪法性文件予以确认。而这一两岸共同制定的正式宪法性文件,即规范意义上的“中国宪法”,就是两岸和平协议。“中…
战略调整背景下的美国当前对台政策研析
  自2010年以来,美国奥巴马政府高调宣示将实施名为“重返亚太”(后更名为“战略再平衡”)的全球战略调整计画,要把更多战略资源和精力从世界其他地区调配到以东亚-西太平洋地区为核心的亚太地区。无论美国进行此番战略调整的真实目的为何,有一点比较明确,那就是中国在美国此番战略调整中的位置极其重要。众所周知,美国的对台政策历来都直接服务于其对华政策,进而服务于其亚太战略和全球战略。因此,考察美国此番战略调整背景下的对台政策,有助于我们更深刻…
两岸情与中国梦
  2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这是自2013年2月25日首度“习连会”后,两人第二次会面。习近平并就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四点意见。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较为完整的两岸关系论述,从讲话中可以看出大陆未来对台政策的基本走向。……
台湾定位问题:重要性及解决思路
  目前两岸关系发展已步入“深水区”,政治议题在两岸对话与协商过程中的分量将逐渐加重。例如两岸事务中的公权力、台湾“国际空间”及双方军事互信等,均属需要“破解”的“难题”,无法回避而须务实面对。十八大报告即提出“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为解决问题开辟了道路。实际上,按照破解这些政治难题的倒逼逻辑,最大的“难题”应该是台湾定位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政治难题都很难找到解决的基础。……
尚未结束的中国内战的双方--两岸政治关系定位的溯本求源
  2010年5月,笔者在《中国评论》月刊发表“中国内战及其延续中的两岸政治关系——关于两岸政治协商起点的讨论”一文。文中明确提出,“必须追根溯源,从中国的内战及其延续,来把握两岸政治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两岸政治定位做出正确判断,形成共识”。三年多来,笔者的相关认识更加明确,即两岸政治关系就是尚未结束的中国内战双方的关系,实际上这也就是两岸政治关系定位。……
美国对于两岸政治对话的矛盾态度及其结构性困境
  作者指出,对于两岸政治对话,美国既公开声称期待与欢迎,但又通过具有官方背景的学者向台湾喊话施压等方式暗中阻挠,并要求介入两岸政治对话进程。美国的这种两手策略,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迫使马英九当局对于两岸政治对话的立场发生摇摆。但随着全球权力格局的重组以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美国利用霸权主义干预两岸政治对话的做法,正面临着一些结构性困境。
“两德模式”与两岸关系之辨析
  “德国问题”是“二战”和“冷战”的结果,而“台湾问题”产生之主要原因是国共内战,美国干预乃是促进和固化因素,且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幻,绝大多数国家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更没有一项国际法依据可以确凿无疑地证明,台湾“独立”于中国之外。因此,“两德模式”对于海峡两岸而言,如奉行“拿来主义”的策略,则很难乐观。在统一道路上,“两德模式”很难在大陆和台湾统一过程中被派上重大用场,某种程度上,两岸反而应避免出现类似状况。……
两岸力量消长与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态度的变迁
  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特别是随着大陆的崛起,大陆民众对于台海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越来越乐观,越来越有信心。然而,作为当事方之一,台湾民众的态度却并非如此。根据台湾陆委会2013年7月5-9日委托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所做的民调,主张两岸尽快统一或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统一的民众仅占9%,主张尽快宣布“独立”或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独立”的占23.2%,而绝大多数民众,即60.6%的被调查民众主张永远维持现状,或者维持现状,看情形再决定“…
当前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对台海和平的影响分析
  随着当前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实施亚太战略调整具有明显的遏制中国倾向,其中最直接的是对台海局势的影响,涉及到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台海周边区域的战略格局变化。基于维护战略机遇期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不会主动挑战美国的世界主导权。为了维持台海和平局势,中国需要美国发挥建设性作用,并努力促使双方共同维护这种和平局面。……
民进党为何极力要封堵两岸文化交流
  以正常人的眼光来看民进党,再放到世界政党学范畴来详加审视,就不难发现该党是一个变化多端、飘忽不定、不以常理出牌的自相矛盾政治体系。民进党向以“逢中必反”着称,2012年的“总统大选”再次败北,触动了其高傲的神经,为解决“总统”选举的“最后一哩路”,近年来该党在两岸关系问题上似乎被迫有了些许松动。……
从“九二共识”迈向国家基本法
  作者指出,基于“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的反“台独”立场,适时推动国家基本法不但必要可行,且具建构性战略意义。国家基本法应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国内场域促进两岸领导人互访、国际场域实现两岸和谐共生为主要内容。……
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观察
  1月9日民进党公布的“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是该党在新任党主席、2016“大选”候选人尚未产生,“时机不宜”情况下推出的暂时交差之作,该党目前的两岸政策调整尚未触及最核心的两岸政治定位和“台独党纲”问题。未来,民进党鉴于外界压力和消除再夺政权两岸障碍的需要,其两岸政策调整势必会继续下去。因此,厘清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压力动力所在、关键问题所在,评估可能的调整时间节点和可能走向,规划因势利导方案,方是大陆对台界现在亟需思考的问题…
深入解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12.31讲话”发表五年来,大陆对台工作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取得了巨大成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台湾海峡正处于1949年以来最安稳平和的状态,不仅两岸人民享受着直接三通和大交流带来的好处,而且国际社会也从中获利受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模式,为世界上各种冲突争端的解决,提供了可资借…
新统一论述与“和平发展”
  两岸分离已六十多年,然而从2008年以来,两岸出现了六十年乃至近百年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这是被两岸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为什么会出这样状况,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究与总结的,只有找到发生这样变化的深层原因,我们才能永保这种状况永不倒退。……
对“一个中国框架”的解读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在这次讲话当中,第一次提出了“一个中国框架”的概念。胡锦涛指出:“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就有了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什么事情都好商量。”(1)由此可见,“一个中国框架”,是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因此,“一个中国框架”的概念受到广泛的关注。……
   共1167条﹐第40/5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至第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