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金融危机使“两会”成世界焦点

http://www.CRNTT.com   2009-03-05 06:44:17  


 
  尤其是在刺激经济配套和新货币政策开始落实之后,中国经济立即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迹象。中国政府去年10月宣布取消借贷上限,结果使银行贷款大幅度上升。今年1月,尽管春节假期银行休业多日,但新贷款数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同样,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在猛增,去年12月的交通设施投资就比一年前增加了61%。基础设施项目的扩建,拉高了原材料价格,例如钢铁价格就比去年11月高出20%。

  对于以上情形,外界都在密切关注,或乐观或悲观,众说纷纭。这也再次表明,中国经济的任何一个表现,都会影响各国对本身经济前景的预测和判断。实际上,中国能否早日走出金融危机,能否率先复苏,外界更是在密切观察,其中最大的疑问是:依靠现有的刺激措施,中国是否足以快速复苏,是否足以达到自己设定的8%的增长目标?

  这个关键的疑问,使今年的人大、政协“两会”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在不久前的欧洲之行中,总理温家宝公开表示,在必要情况下,中国政府还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引起了各国政界和舆论的关注。而在上周末与网友对话时,温家宝再次提出了加大救市力度的可能性。

  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国2009财年的预算赤字有可能达到9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3%,为最近几十年来之最。至于具体情况如何,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和美欧,必定都会密切注视北京“两会”的动态。

  中国刺激内需的财经政策之所以受到世界的关注,根本原因是其效果会牵动其他国家的经济。中国内需的旺盛,意味着它将大量吸收外国产品和原材料,从而直接带动其他经济体的复苏进程。凭借现有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还有政府的强大购买力,中国经济是具备这种辐射能力的。最起码,中国可以自救,不会给其他国家增添负担,反而还有意愿和能力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创造机会。因为有这些原因,中国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注目§,就是很自然的事。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