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两会看点:代表与民意的互动

http://www.CRNTT.com   2009-03-04 08:18:10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上讲话
  中评社北京3月4日讯/3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标志着今年中国“两会”正式开始。今年两会看点是什么?广州《南方都市报》今天载文“民意代表和民间谏客:两会场外的民意互动”指出,网友在网上开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大会堂开两会,两者之间相互互动,成为今年两会最值得关注的看点。

  拿着行囊,武汉的周洪宇代表准备踏上北上的列车,参加今年的“两会”。手机响了,是武汉大学一位蔡姓教授打来的:我看你今年又在人民网征集议案、建议,你能不能帮我提一个关于发放消费券的事?

  “你给我发来先看看吧。”他对蔡教授说。自2003年至今,周洪宇每次都提至少十几份议案、建议,这次也不例外。这是他和民众高度互动的结果。

  细心的人会发现,他的每个议案、建议后,会有一个“代表助理”的名字。这些“代表助理”来自民间,遍布全国各地,分属不同行业,他们义务与周洪宇合作,共同完成阳春三月热议国是的使命。

  代表、委员主动征集并吸纳民意,将之转化为议案、建议或者提案,近年蔚然成风;而努力游说代表或委员,通过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形成书案,上达“两会”,如今也成为相关团体和个人矢志的目标。

  今年元旦,距“两会”召开还有三个月,NGO组织北京益仁平的负责人陆军就在网上召集志愿者大会,讨论如何游说代表、委员,推销自身诉求———今年他们将主调放在“反对教育歧视”上。陆军前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家NGO组织并不讳言自己对“国家立法、修法工作”的积极参与,此前在《就业促进法》、《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以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修订上,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每到“两会”时节,与人民大会堂内带有仪式性的议事相辅相成的,是会场外日益升温的互动氛围。

  和周洪宇同样来自湖北的熊伟,也无例外在每年“两会”召开前伏案发奋,并通过广泛的人脉网络,和各界代表、委员沟通、磋商,就自己关心的基层选举、公众场所禁烟等话题进行合作。熊伟所创办的NGO形象地为这种现象做了命名:“公民参与立法”研究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