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孙立平:危机提出了一个真正的问题 | |
http://www.CRNTT.com 2009-03-04 09:03:51 |
第二,对于失业问题要有恰如其分的估计。金融危机中的失业问题是发生在我国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的背景下。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许多中小企业的破产倒闭,一些企业的裁员等无疑会为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因此,在中国应对的过程中,将就业问题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无疑是正确的。但对失业问题的估计还是要恰如其分。就目前情况而言,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两个群体上,由此引起的问题也是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解决的。但尽管如此,其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可能没有一些人想像或描述的那么可怕。一是因为大多数农民工还有承包的土地,二是因为大学毕业生中的大部分人还没有结婚,失业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成为新的啃老族或者是延续啃老的时间而已。可能问题最突出的,还是城市中已经有工作经历而且又是已经成家的失业者。对于他们来说,失业即意味着最基本生存条件的丧失,有的还承担着房贷等沉重的债务负担。 第三,对于危机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要有恰如其分的估计。经济危机中社会矛盾的增加甚或激化,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因此,在历史上发生的历次经济危机中,总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甚至社会动荡。危机中社会矛盾的增加甚至激化,无疑是必须正视的问题。但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另一个相反的倾向也会产生,即对社会矛盾的严重性产生夸大性误判。我认为,在正视社会矛盾的增加甚至激化的同时,也要看到,就总体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引起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幷不大。在国际上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值得警惕的倒是在有关调控措施开始发挥作用、经济出现复苏的时候,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的发生,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明显。 目前存在一个倾向则是,对短期问题估计得很严重,而对长远问题则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应当看到,中国尽管经历了30年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也已经建立,但中国仍然是一个行政权力有着重要作用、政府掌握大量资源的国家,因此在短时期内集中大量的资源、集中应对某些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今年保8的目标都抱着一种乐观的预期。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挑战应该是在长期的意义上。中国正在经历的是一场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但又不同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实质上,中国的危机幷不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危机过程。中国发生的还不是金融危机,而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即使没有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引发,中国的这种生产过剩危机迟早也会发生。基本的原因,我曾经反复强调过,这就是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而如果这时没有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结构条件,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几乎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必然的伴生现象。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