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梅新育:“购买美国货”的代价

http://www.CRNTT.com   2009-02-24 08:21:13  


中国外汇储备中近七成是美元资产,尤以美国国债为主。
  中评社北京2月24日讯/《21世纪经济报》日前刊载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文章“‘购买美国货’的代价”,全文如下:

   危机正在动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根基。前几年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给国际贸易和国际储备持有国带来的风险人们记忆犹新,初级产品价格在危机中暴跌减少了对初级产品计价结算工具美元的需求,反危机计划即将带来的天文数字债务负担、去全球化等趋势又在进一步侵蚀美元的地位;令人感慨的是,这些侵蚀美元地位的行动都是美国人自己采取的。

   “美国生于债务”——美国学者劳伦斯·马尔金(Lawrence Malkin)在其《国债》一书中的这句话道出了美国与国债的关系,源于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所发战争公债的美国国债历史比联邦政府还长,致使联邦政府自1789年正式成立之日起就背负7500万美元的债务;但国债绝对规模的空前膨胀却是二战之后的事情。由于国内储蓄率过低,美国财政多年来一直依靠“借新还旧”的循环度日,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元与黄金脱钩又赋予美国政府扩大债务发行的便利。

  除了克林顿时期短暂缩小之外,从里根时期以来,美国国债规模一直居高不下且与日俱增,截至今年2月12日已达10.76万亿美元,平均每天增长34.8亿美元,以至于不少人指责美国财政本质上不过是金字塔式融资的“庞氏骗局”,美国“费城喇叭网”干脆将美国称作“美利坚庞氏穷困合众国”,奥巴马的反危机计划又将进一步放大美国赤字和债务规模。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即使不考虑奥巴马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和盖特纳的2万亿美元新金融救援计划,美国2009财年赤字也可望达到1.2万亿美元;如将经济刺激计划和金融救援计划开支计算在内,今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达到13.5%,大大超过1983年创造的6%历史最高点。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