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 
中评论坛:国民党两岸政策面对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5-04-19 00:00:35  


 

  所以所谓的“创党精神”包含两大部份:一是目标,二是方法;提出符合人民利益的目标,揭示可行的策略、途径和方法,才能真正唤起“创党精神”。放在现今朱主席所谓的中国国民党的“优势”项,两岸关系脉络理解中,朱主席找回中国国民党的“创党精神”,那么有两件是必须做,一是今后中国国民党的目标揭示,二是方法途径的揭示。

  在目标方面:这是马英九政府的弱项,“不统、不独、不武”,在马的第一任期确实对改善两岸关系“冷和”的危险,产生一定的作用,然而“三不”绝非目标,因此,马的两岸交流、两岸协议,在第一任期均没有被台湾人民所质疑,但是在第二任期时人民就会问你,不是说“三不”吗,为何有了十九、廿项协议还不够,还要签“两岸服贸”,究竟要把我们带往何方?加上人民又没有感受到交流、协议之后,现实的好处,因此,马政府推动的两岸关系就触礁,朱主席必须记取此一教训,理性思考中国国民党“现阶段大陆政策”的目标,从传统的中国国民党到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他应该继承什么,修正什么?

  事实上,中国国民党有自己的传统和坚持,这一部份才使得中国国民党处理两岸关系时,突出了他的“优势”。所以中国国民党两岸关系的中程目标,必然不同于民进党,在“优势”不能丢,现实需照顾,而未来有希望的情况下,我以为中国国民党处理两岸关系必须继承而又脱离上一世纪的“大陆政策”的思维,以区域为目标来思考两岸关系,放在区域发展的脉络来看两岸关系的发展,则“融和”即“融入区域,和平合作”,可以成为中国国民党处理两岸关系的中程目标;大家都知道台湾只是区域中,较小的政治实体,人口不多,活力无限,想有发展不得不融入包括中国大陆在内,或以中国大陆为主的区域之中,所以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在“融和”的目标之下,是“有统、有独;有争,有合”的关系;以便台湾人民在两岸关系在简单的“统、独”之外的新选项及新可能;台湾人民感受到新可能,才愿意理性讨论达成目标的方法、途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