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日关系会否再次恶化?

http://www.CRNTT.com   2014-12-23 11:50:10  


 
  首先,中日双方从前期的对抗中都体认到,此种高强度的对抗是一个“没有赢家”的游戏,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在中日谁都无法“吃”掉谁的情况下,对抗和僵局持续时间越久,对双方国家利益的损害就越大。应该说,双方政府对此都很清楚,否则,就真陷入非理性了。

  其次,自民党赢得大选,安倍再次执政并不表明日本国民对安倍政权就非常放心,安倍很可能继续受困于国内问题而无所建树,急于在外交上开辟一个新天地。安倍解散众院提前大选主要是出于国内问题考虑,从日本民众的投票和舆论反应来看,这次大选投票率再创新低,表明日本民众与其信任安倍政府,不如说他们对选谁都一样。

  再次当选后的安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国内问题,至少前期是这样,但是,鉴于“安倍经济学”已经破产,安倍政府似乎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提振经济,提高民众福利与就业。这就使得安倍政府会谋求外交突破来弥补内政无建树的缺憾,相对来说,领导人在外交方面主动权更大一些。

  而在外交方面,最能显示安倍政府成绩的无疑是中日关系。改善中日关系不仅有利于日本的战略环境,也对日本经济复苏有利。当然,对中国也一样。从中日关系现状来看,再坏可能也坏不到哪儿,这个时候不如改善两国关系,哪怕改善一点点,取得的效果都很明显。

  再者,目前两国也出现了一些向好转的迹象。尽管中日关系还非常脆弱,但在中日四项原则共识和首脑会谈后,两国对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还是体现了共同维护的诚意。四项共识除了涉及到历史和钓鱼岛的内容外,也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并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

  12月初,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议,双方达成四点共识,认为应保持两国政府各级别对话,加强在安全防务、经贸投资、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总理李克强会后会见了双方成员。这在前段时期是不可想象的。

  考虑到这次会议及李的会见是在日本政府不认可四项共识具有法律约束力后,尤其显得难能可贵。而在随后举行的南京大屠杀公祭中,习近平的讲话主旨也不是要延续世仇,而是呼吁和平,注意把日本一小部分军国主义分子与广大的日本人民分割开来,这些都是为了避免进一步刺激日本。

  其实,虽然日本外交部长表示四项原则共识不具法律约束力,但也承认,四项共识是中日双方达成一致宣布的结果,日本政府要遵守;而日本官房长官针对外界报道日本政府之后的一系列发言是对共识的否定,也做出了进一步澄清,表示日本政府从未否定过四项共识,两国将基于共识改善两国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