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迎来企稳筑底市场回暖的春天

http://www.CRNTT.com   2016-04-08 08:05:32  


 
  (三)景气回暖伴随经济结构改善

  作为先行指标,代表企业扩张意愿的PMI一向被视为判断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今年3月,PMI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这意味着市场需求的回暖。市场的回暖也从工业品的价格上体现出来。3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5.3%,高于上月5.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据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3月上旬和中旬,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在经历长时间持续下跌之后,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升以及部分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反弹,也使企业采购活动趋于活跃。三月份调查结果显示,在市场景气回暖的同时,经济结构处于持续改善,得到优化:一是体现在制造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4%,比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总体2.2个百分点;二是体现在服务业发展继续向好。3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为近两年来的较大升幅,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加快。非制造业PMI明显高于制造业PMI的趋势没有改变;三是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回升。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1.1%,较上月大幅上升14.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四是体现在消费领域的贡献度进一步增强。3月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2.2%,比上月上升4.8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

  (四)企稳向好有望继续得到延续

  有专家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出现明显积极变化,呈现企稳向好迹象,这与前期积聚的稳增长积极因素开始发力,新的政策措施又在注入新的动力有关。同时,国家供给侧经济结构性改革利好不断释放,简政放权、为企业降税减费的力度在继续加大,预计二季度经济保持企稳向好具有支撑的条件。从3月份先行指标来看,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将从59.5%回调至59%,除服务业继续保持基本平稳外,建筑业活动预期指数从66.3%降至63.7%,这很可能与近期部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加强房地产调控的预期有关。预计4月或5月非制造业PMI或将略调整至53.3%-53.5%左右,向上突破54%或向下跌破53%的可能性都不大。五大分项指数齐升,显示制造业下行压力有所缓解,但后势仍待观察。与此同时,3月非制造业PMI指数为53.8%,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止住了前两月的连降势头。尽管已回归较高景气区间,但后续不乏调整可能。随着中央推动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上制造业的带动,非制造业仍有望实现稳中求进,预计今年上半年,非制造业PMI有望保持在高出荣枯线3个百分点以上的水平。

  (五)提振企业信心,还需共同发力

  市场需求扩展不仅提振企业信心,也是经济企稳的基础。3月份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高达62.6%,比上月回升4.7个百分点,为24个月以来的最高值。采购量指数的回升与订单指数的回升也呈现出相互促进的状况,市场的回暖提振了企业信心。当前,我们应紧紧抓住企业信心、市场回暖的有利契机,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特别是将降成本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成本的降低巩固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信心。预计二季度经济保持企稳向好具有支持条件,但由于新旧增长动力转换仍在持续,结构调整持续加快,市场在调整中正在寻求新的平衡,经济运行中短期波动的因素依然较多,后期数据仍需观察。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企稳向好迹象明显,三月份数据表明,经济结构优化和新动能形成正在进一步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并倾向于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的效应开始显现。二季度,随着前期积聚的稳增长积极因素开始发力,以及新的政策措施继续发挥效应,宏观经济具备了保持企稳向好的条件。当前,应紧紧抓住市场回暖、企业信心回升的有利契机,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特别是将降成本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成本的降低巩固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信心。鉴于当前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政府应继续保持适度的刺激政策,加大补短板与稳增长实现共振的力度,使经济在更加协调的过程中夯实增长的基础,要做好去杠杆有关工作,帮助市场提振信心。我们要将压力估计得足一点,继续咬紧牙关,坚守改革、创新、转型不动摇。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