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追忆阿姆斯特朗:美国用登月计划终结冷战

http://www.CRNTT.com   2012-08-27 09:51:54  


 
  在许多中国人眼里,由于与玛丽莲-梦露的绯闻等原因,肯尼迪是历任美国总统中具有较大争议的一位;然而在美国科学家、尤其是天文与航天领域的科学家眼中,肯尼迪无愧于一位伟大的总统。在他遇刺身亡近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他依然接受着这些科学家的敬意与谢意——他是阿波罗计划真正的缔造者,正是他那近于天真的浪漫与激情,照亮了阿波罗探月之路。

  尽管肯尼迪本人没有看到登月的成功,但可以说,阿波罗计划以他原先期望的方式终结了空间竞赛——它标志着美国在这个领域已经把前苏联甩超,打破了原先双方势均力敌的僵局。1975年7月17日,前苏联的联盟19号和阿波罗18号在太空中成功对接,美、苏两位指令长在太空第一次握手,部分实现了肯尼迪当年“双方寻求利用科学的奇迹”的愿望。

  不仅如此,当时以“过于昂贵”为由反对阿波罗计划的参众两院议员,事后也发现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阿波罗计划前后投入超过30万的人力和255亿美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500亿美元)资金,后来保守的估算认为,该计划在经济上的投入产出比是1:14,原因在于它全面带动了其他民用技术的发展。阿波罗计划在电子控制、铁路运输、医疗保障、天气预报等多方面都起到了带动作用——比如目前许多种类的体检设备都来自于阿波罗计划;如果没有阿波罗计划,人们目前普遍使用的手机,很可能要晚许多年才能出现。

  另外,阿波罗计划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推进了全世界的工业产品可靠性。由于要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美国宇航局进行了一系列的可靠性管理、控制,推广到民用后进一步带动各个领域。阿波罗计划带动全世界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我们每一个人事实上都是其受益者。

  不过,在我看来,阿波罗计划对人类探索科学的脚步而言,最大的意义还在于:它突破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敢于将古人的幻想与今人孩提时期的梦想付诸实施,让科学家的浪漫主义找到了实地依托。阿波罗计划之后,美国先后发射先驱者10号与11号、旅行者1号与2号四个探测器,她们怀揣着由卡尔-萨根设计、承载人类向其他智慧生命发出问候的光盘,冲出太阳系奔赴茫茫宇宙,去寻找外星文明。

  2004年1月,美国宇航局(NASA)提出新的航天蓝图,他们将重返月球,继而登上遥远的火星。NASA计划从2018年开始在月球上建立供宇航员常驻的基地,2030年前后,宇航员将从月球飞往火星。人类的旅行半径,正在向着5000万公里迈进。目前看来,届时登陆火星的宇航员将可能拥有与阿姆斯特朗完全不一样的命运:他们或许将永久居住、并终老于火星——从火星返回地球需要太多燃料,为降低登陆火星的难度,宇航员需要做出牺牲,不得不永别故乡地球。

  “我们现在要离开这里;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我们还会带着全人类的和平与希望回到这里。在我迈出离开月球的脚步时,我想说,美国今日对太空的挑战将铸造人类明天的命运。”这是登月计划最后一个宇航员、阿波罗17号指令长尤金-塞尔南在离开月球时所说的话。为“铸造人类明天的命运”,阿姆斯特朗及其继任者们付出了智慧、努力、以及非凡的勇气,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不会辜负这一期许。

   作者方玄昌系知名科学记者、科普作家。曾任《财经》、《中国新闻周刊》科学编辑。

  专栏策划: 搜狐评论 中国江西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