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宜居星球,不止这一颗

http://www.CRNTT.com   2011-12-15 14:05:26  


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开普勒-22b (Kepler-22b)行星。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讯/12月5日,美国宇航局宣布,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面对明确的表达,媒体却大肆宣扬首颗的概念,而忽略了事实。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发现了多颗“宜居行星”,这又是一次国内媒体和公众对NASA所要表达意思的误解,将一个重要但不重大的发现,误当为了跨时代的发现。

“宜居行星”温度最适宜人居   
 
  Q: 这次美国宇航局发现的究竟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

  A: 一颗体积约为地球2.4倍,距离地球约600光年的行星。 

  美国宇航局12月5日对外发布消息所称的,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太阳系外“第一颗”类地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 (Kepler-22b),是一颗距地球600光年的星星,体积约为地球的2.4倍,表面温度约为70华氏度(相当于21摄氏度),这是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也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 

  Q:宇宙中的“宜居带”指的是什么区域?

  A: 即行星与母恒星距离合适,使得行星吸收的恒星热量刚好能使其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距离区间。

  对于任何动物、植物、以至于微生物来说,都会有一个最合适其生存的地带。如果我们把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在不同演化阶段所需要的不同条件加以总结,将这些条件扩展到所需行星的条件、太阳的条件甚至是恒星系的条件等,就有了“宇宙宜居带”的概念。据NASA定义,处于"宜居带"的行星,意味着一颗行星与母星保持适当距离,进而为它表面存在液态水提供条件。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行星既不会太热也不太冷。这一距离会根据母恒星的状态而改变,恒星散发热量多亮度高,这个距离就较远,恒星散发热量少,这个距离就较近。“宜居带”行星的表面温度大约介于零下17摄氏度至93摄氏度之间。

  以太阳系为例:太阳系共有8颗行星,只有地球上存在宜人的气温,使水能以液态形式长期存在于地表之上。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既不太近,也不太远,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刚刚好。太阳周围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区域,就被称为“宜居带”(habitable zone)。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