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中国拓宽中亚能源通道

http://www.CRNTT.com   2009-12-25 09:53:03  


中国接通中亚的能源管道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评社香港12月25日讯/“正当各国使出浑身解数抢夺中亚油源之际,中国却静悄悄地开通了直达里海边的跨国输油管道,令各方侧目。”《大公报》今天登出倪志远博士的文章“中国拓宽中亚能源通道”,对此作出分析。文章内容如下: 
 
  胡锦涛主席在年终最忙碌的时候到中亚访问,引起全球关注。尤其是到土库曼与三国首脑一起出席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更成为各国媒体的头条新闻。

  中亚地区有丰富的能源,里海的石油蕴藏量堪比中东。因此欧美及俄日早就对它垂涎三尺,明争暗夺,外交、经济、军事力量全用上,以至中亚成为东西方大国的角力场。

  正当各国使出浑身解数抢夺中亚油源之际,中国却静悄悄地开通了直达里海边的跨国输油管道,令各方侧目。

  这条国际管道长达1833公里,西起里海旁的土库曼斯坦,穿过乌兹别克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新疆的霍尔果斯。按照原先设计,到2012年,每年可向中国输送400亿立方米的石油气。它成为中国继哈萨克输油管道之后的第二条战略性能源通道。

          中亚能源直达东南沿海

  早于年前启用的哈萨克输油气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三千万吨原油和几百亿立方米的石油气,直达上海及江浙一带,大大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使东部许多大城市用上乾净的能源,改善了空气质素,提高了生活水平。

  今次开通的第二条管道,将有分线直达广东、香港。两年后,七百万港人可以用上来自中亚的更加廉价石油气,电费、煤气费势必降价,港人得到实惠。

  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对全球废气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中亚两条油气管道相继启用之后,对整个国家节能减排、提高使用能源质素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对能源需求量成倍增加。目前,绝大多数油气来自中东、非洲及美洲,九成以上由海路经马六甲运到中国东南沿海。“马六甲困局”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为了打破“马六甲困局”,中国率先开通了哈萨克的通道且进展顺利,源自于俄国及缅甸的两条国际通道,亦在密锣紧鼓之中。但总有一些不利因素阻碍连接俄国的油气管道,讲了十几年了,至今时动时停。“政治热,经济冷”,是目前中俄关系的写照。俄国人总担心中国崛起,威胁其地位。连接缅甸的通道最近才正式动工,美国已经盯上,企图以推动缅甸的民主化,来切断中国通往印度洋的战略要道。

  巴基斯坦两届政府,都热切要求充当中国通往中东的全天候能源贸易通道,但是,巴国政局不稳,邻国阿富汗的战事未止,何时动工,没法预计。中国虽有浓厚的兴趣,也只能等待时机。

                    中亚未来仍然充满变数

  唯独中亚通道,进展顺利,先是连接哈萨克北部的第一条通道顺利开通;今次则是从哈萨克南部连通乌兹别克和土库曼,直达里海之滨。中国有巨大影响力,三国领导人愿意坐在一起,与中国加强能源合作,并进一步拓展多方面合作,建设新的能源“丝绸之路”,互利共赢。

  正如土库曼总理所说:“中亚天然气管并不仅是一条新的能源出口通道,还能带来大量的过境运输费,又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多合作的机会。”

  中国答应提供一百亿美元优惠贷款,帮助沿线三个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这条能源通道的启用,中国与这三个国家将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过去,中亚在苏联控制下基本上保持稳定,它是似乎让世人忘记的内陆国家。可是,自从苏联解体之后,美欧势力趁机而入,大搞“颜色革命”,一池平静之水,掀起了波浪,连中国的新疆东西部地区,也受到直接的影响。今年新疆发生的“七.一五事件”,搞事分子多数来自中亚。

  不少评论认为,胡主席在年终选择到中亚访问,不但显示中国对此能源通道的重视,而且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只有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起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政治冲突、民族矛盾等难题,才能比较容易解决。

  这是中国的良好意愿,可是,美俄欧这些大国强国会放手吗?中亚的未来,仍然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