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去俄化 美国中亚战略目标不变

http://www.CRNTT.com   2009-11-29 00:35:47  


美国在中亚大搞“颜色革命”,挤压俄罗斯是目的之一。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评论员 齐云鸿)尽管不同方面对美国中亚战略目标的归纳存在一些差异,但共同之处居多,离不开推进民主、挤压俄罗斯、遏止“极端主义”、攫取能源利益等方面。

  美国中亚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去俄化”,排挤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压缩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对美国来说,从各个方面围堵和打压俄罗斯,防止俄罗斯重新崛起,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美国不允许一个地区大国尤其是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干扰并阻止其在中亚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重点 。美国认为必须增强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填补这一地区的“政治真空”,控制中亚对于遏制俄罗斯东山再起有重要作用。

  这一点也符合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的观点,他强调美国必须反对俄罗斯为垄断该地区的途径而做的努力,因为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惟一继承者,无论在能力、历史惯性还是战略意图方面,都存在着重新将包括中亚在内的独联体地区纳为战略势力范围的条件 ,美国不想让中亚成为俄罗斯新的战略支点。

  2009年9月,美国虽然遭受“9.11”事件这一痛苦的恐怖袭击,但对小布什政府和新保守主义而言,无疑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借打击阿富汗恐怖势力之机加紧营造有利于美的安全架构。美国控制了中亚地区,无异于一把尖刀插入了俄罗斯敏感而又脆弱的“软肋”。美国向中亚国家进行军事渗透主要目的是从军事上控制这些国家入手,在俄周边建立“防疫带”,这样做也是为了控制中亚和里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其运输通道,削弱俄罗斯的战略经济地位。对俄罗斯而言,“请神容易送神难”。但俄罗斯不甘就此罢休,随后几年努力采取反制措施阻止对美国过度深入中亚并谋求驻军长期化的咄咄逼人态势。

  巩固和维护美国在“泛中亚地区”的安全利益,促成地区国家无核化,尤其要防止和粉碎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苏联解体后,美国高度重视推动俄罗斯之外的独联体国家实现无核化,不惜花费巨资资助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消除核武器。这一战略在90年代前半期基本取得成功。但美国认为,中亚地区存在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不确定因素。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阿富汗的塔利班运动发展和车臣民族分立主义的影响下,中亚泛伊斯兰势力迅速向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方向发展,相继在中亚制造暴力恐怖事件。近年来,美国与西方联军在阿富汗行动愈加被动,塔利班势力以及“基地”组织活动卷土重来,美国实际只控制喀布尔周围地区,全国70%的地区难以控制。尽管阿富汗2009年下半年进行有争议的总统大选,但卡尔扎伊政府控制局势能力令美国担忧。

  美国30年来一直对伊朗关系对立。伊朗因其独特的宗教价值体系、军事力量以及与中亚毗邻等现实条件加强对中亚进行的影响,这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美国高度担心中亚的极端主义势力与伊朗的渗透形成呼应和支持,因此试图切断伊朗原教旨主义势力在中亚的活动与影响。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