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往哪里走?

http://www.CRNTT.com   2013-02-05 10:13:00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
  中评社北京2月5日讯/中共“十八大”之后,新一波行政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摆上中共领导层的议事日程上来。下一波行政体制改革往哪里走?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人们首先理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内容及其历史进程。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今天在联合早报撰文《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往哪里走?》如是说,详论如下: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包含有三个大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经济上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主要是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实现的。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直接控制,主要是通过行政体制进行的。到今天,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共识,就是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不仅要使得中国的行政体制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要求,而且更要让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即向市场制度的转型。很显然,这方面还需要很大的改革。大量的国有企业仍然是行政体制的内在部分,在企业化和市场化等方面,仍然有大量的改革空间。在这个领域,下一步改革最重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继续推进政府向企业分权的同时,建立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管制度。

  第二,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就是社会建设。这方面的内容在之前是缺失的。在很长时间里,中国改革的主体是经济改革,经济改革被赋予最高的政策议程。当然,也不能简单地说,社会改革没有进行,但社会改革始终没有被提高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在社会改革的构架内,行政体制改革至少具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型,从推进经济发展功能,转型到提供社会服务功能。这种转型必然进而要求政府机构和官僚组织的重组。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大社会。近年来,社会管理成为中国政府社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的自我管理,这就要求政府给予社会充分的空间,容许社会自治力量的成长。同时,政府也要转变自身的功能,从直接控制社会转型到通过法治来监管社会。无论是赋予社会更大的空间还是监管社会,都需要通过行政体制的改革来实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