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缅甸的外交情势变化与中国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11-12-02 10:10:24  


 
  回应>> 中国外交部:支持缅改善外交

  希拉里.克林顿对缅甸的历史性访问引发种种猜测,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美国“围堵”中国的又一策略。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马克.托纳11月30日重申,美国与缅甸的接触并非针对中国。

  此前,有媒体引述白宫高级官员的话透露,美国在许多亚洲议题上都与中国保持密切对话,而在缅甸议题上,美国与中国有相当实质性的讨论。该官员强调,美国将会在缅甸议题上与中国紧密合作,同时会持续与中国进行磋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近日表示,中方愿意看到缅甸同西方有关国家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接触、改善关系,促进缅甸稳定与发展。

  观点>> 美对缅政策为大棒加“新胡萝卜”

  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政府对缅甸实行的是大棒加“新胡萝卜”政策。美国政府对缅甸务实接触新政策有几层含义:一是接触与制裁并重,二是接触必须有实际效果,三是接触将是一个长期、缓慢和渐进的过程。

  缅甸希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促使美国能解除对其政治和经济制裁,从而获得更大的外部发展空间,改善民生。

  分析>> 希拉里访缅意在评估改革诚意

  奥巴马11月18日宣布派遣希拉里访缅时说,他希望抓住“历史机遇,明确表达,如果缅甸继续沿着改革路线前行,将与美国形成新的关系”。

  美国官员说,希拉里访问旨在评估缅甸政府政治和经济改革的“诚意”。

  一些政治分析师在希拉里访问前推断,这次访问可能最终导致美国解除对缅甸的制裁。不过,希拉里多次重申,现阶段讨论解除制裁为时尚早。

  背景>> 美缅关系20年间处于冰点

  从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队接管国家政权后的20年里,缅美关系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非正常状态。缅甸军政府成立后,美国把驻缅使馆降为代办级,停止对缅提供经济援助和禁毒援助,撤消给缅甸的贸易普惠制,对缅实行武器禁运,阻止国际金融机构向缅提供援助,不向缅高官及其家属发放入境签证。

  在克林顿和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多次加强和延长对缅制裁,还强行在安理会表决缅甸问题决议草案,这使得缅美关系长期处于冰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