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深度专访:刘兆佳谈破港独蔓延

http://www.CRNTT.com   2016-08-04 00:13:49  


前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刘兆佳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 (摄影:兰忠伟)
 
  既然所有人都要签署声明表示拥护《基本法》以及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如果愿意签署声明,选举主任觉得与过去的言行和声明不符,已经有法律上的条例可以不确认其候选人的资格。但现在没有签署“确认书”的人士照样确认获得候选人的资格,有签署的反而有些得不到确认资格,这样的做法容易令人觉得政府执法的尺度不清楚,甚至不公平。

  “确认书”最重要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表明特区政府高重视候选人,以及高度重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本原则,并且用这些基本原则作为评核有意参选者是否符合候选人资格的标准,提供政治表态。而“确认书”也具备法律效力,签署过后,如果某些有意参选者继续发表“港独”言论以及推动“港独”活动,政府会在法律上进行追究。但其实,在没有“确认书”的情况下,特区政府一样有权力追究责任,所以“确认书”实际上的用途只是明确了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对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的重视,不希望一些不尊重基本原则的候选人进入立法会。

  但麻烦在于,执行“确认书”政策时,出现了一些模糊不清的状况,近期有许多评论员或是政治人物批评这种做法是用行政手段或是法律手段阻止“港独”份子进入立法会,弄巧成拙。不仅不能阻遏“港独”势力蔓延,甚至激化了政治矛盾和冲突。现在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有关“港独”的行动,甚至因为“港独”势力份子觉得被特区政府以及中央打压,以至于采取更激烈的言行进行回应,亦可能因此让社会上部分人士认为政府“处事不公”,执法尺度缺乏一致性。我觉得这类评论只是从香港短期的角度及非战略角度去探讨问题,并没有抓到重点。

  有部分人士认为,“港独”势力有限,支持“港独”的人数也不多,“港独”份子本身也都实力不足,香港亦没有推行“港独”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无须穷追猛打,引发大众对于“港独”的关注,或者引发社会上更重大的冲突。这些想法全部都仅是从香港的角度看问题,没有从国家的角度看问题,不符合“一国两制”下看问题的方法。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坚持最高原则远比政治后果重要,特别当中国受到“疆独”、“藏独”、“台独”威胁,如果对“港独”问题宽松处理,这根本不是中央所能接受的一种安排和做法。也就是说,无论“港独”发展到何种地步,都是一种挑战国家主权,威胁国家领土完整的言行,冲击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所以从国家角度而言,必然是这样的处理方式。特别当国家安全受到各种“独立”运动所威胁时,加上国际形势越趋紧张以及中国南海领土主权受到挑战之时,强调国家主权原则高于一切甚为必要,更加不会因为香港所发生的事情,包括立法会的选举结果而受到影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