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周边问题多发 智库学者探究中国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6-07-20 00:27:19  


论坛现场。(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评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 徐梦溪)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是第九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的重点关注。年会中以“全球治理、地区治理与中国的大战略布局”为主题的论坛昨日召开,智库学者就中国大战略,以及中国在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非洲的区域战略展开讨论。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外交研究室主任罗建波首先对中国外交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重塑国际话语体系。过去30年,中国外交多关注经济外交,未来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第二,要重塑地缘政治格局。中国要建立“东西联动,陆海统筹,欧亚对接,印太一体”的大战略格局,当中最大难点是运筹中美关系。第三,要打造自己的战略支点。

  “中国大战略需要有自己的支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塑造。”罗建波从非洲谈起,认为非洲对中国有突出的重要性,在国际上给予中国诸多帮助。“21世纪以来,从中国与各大洲关系发展看,中非关系发展最快,并且中国只在非洲赢得战略主动。”

  萨德问题重又激起半岛问题风波。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周边战略研究室主任王俊生就此热点问题作出分析。他认为,萨德对中国产生以下影响:降低中美战略互信;破坏中韩战略基础;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包括未来对相关问题的解决进程。

  他提出,未来处理萨德问题,中国要关注三个关系。第一,确认是由美国还是韩国承担萨德问题的责任,对此,王俊生认为,我们既要惩罚美国也要惩罚韩国。第二,在面向朝韩时,既要坚持国际社会对朝鲜无核化的相关决议,也要让韩国感觉到“痛”。第三,精确反制。王俊生举例说明,要对萨德入韩背后的企业给予制裁,让韩国民众感受到事件的严重性。

  南海仲裁案热度还未平息,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院长李晨阳对中国与东盟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关系的分析受到关注。他认为,这一关系目前表现为,中国首先在舆论上处于守势,其次南海问题的升温也影响到双方关系,最后西方主要国家在东南亚成对华松散的阵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