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外贸亟须更高水平开放

http://www.CRNTT.com   2015-01-22 09:21:29  


 
  2015年中国外贸方略

  文章称,今天的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如今的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展望2015年,中国外贸不仅要准确把握国内经济发展脉络,更要随时抓住瞬息万变的全球政治经济走势。

  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尽管面临投资增长乏力、消费带动不足等困难和压力,但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政府将带动改革不断深入,国内经济将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出口和增加进口政策将不断完善,贸易便利化水平逐步提高,这些都将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信心,促进外贸进出口的稳定增长。

  2015年的世界经济政治复杂交错,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正在深度调整中。IMF、世界银行等机构均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快于2014年,但同时也下调了对2015年的预测值,这说明全球总体复苏态势难有明显改观。新的一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走势将出现分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将继续下跌,金融市场波动、地缘政治恶化等因素影响也将加大。总之,“外部需求持续低迷”或仍将是2015年中国外贸不得不面对的大趋势。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就要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逆境”中,找准外贸航船前进的方向。

  大外交带动大外贸是大势所趋。2014年是中国外交全面进取的丰收之年,特别是在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等方面收获颇丰,从“一带一路”战略到亚太经济新格局,无一不显示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和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付出的努力,同时也为中国与世界的经贸合作铺平了道路,更为中国主动参与并制定国际体系变革和经贸规则制定创造了条件。

  巩固国际市场份额势在必行。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无论是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还是中国吸纳全球商品的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保住份额就是保住市场,就能为国内经济发展特别是就业和部分过剩产能提供空间;吸纳全球商品特别是大宗商品,不仅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发挥重要作用,更能提升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定价话语权。

  更加注重平衡不可偏废。2014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再创历史新高,但简单的顺差不是中国追求的目标。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对外开放新特点,提出更加注重内外需、对外贸易和双向投资的平衡,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中国外贸发展已经到了不单纯追求高额顺差和大量外汇的阶段,只有更加注重贸易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才能真正对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培育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竞争新优势任重道远。中国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发生转化,传统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因此必须培育以人才、资本、技术、服务和品牌为核心,并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来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将资本、技术、人才更有效地与国内生产紧密结合,从而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