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台湾ECFA困局有解吗

http://www.CRNTT.com   2020-06-06 00:03:01  


 
  在自贸协议方面,立即可行的做法是选择操之在我,无需两岸协商的,就“我方”违反WTO规定,对大陆歧视,不准进口的一千多项工业品,逐步部分开放。而对于已签署的服贸协议尽快予以生效,表示“我方”依WTO惯例,推动完整自由贸易的诚意。

  中长期的做法是加速货品贸易协议的谈判,依WTO规定,早日完成完整的自贸协议,我们才有可能开拓国际空间,与他国协商自贸协定。

  放大格局走向区域经济整合

  蔡英文于2010年辩论时,指责马政府是由“中国走向世界”,她则主张由“世界走向中国”,何者比较切合实际?马英九政府2013年6月与大陆签署服贸协议,同年7月纽西兰就与台湾签了“台纽经济合作协定”(ANZTEC),隔年又与新加坡签署“台星经济伙伴协定”(ASTEP)。反观蔡政府2016年执政以来,并没有与任何国家签署协定,当然也不可能与大陆达成任何协议。因为国际间有个默契,在他国与两岸的三个双边关系,必须先完成另两个协定,才有可能与台湾商谈,新加坡与纽西兰就是在两岸服贸协议后,才与台湾签署,新、纽属于特例,因新加坡是免税港,纽西兰与台湾是农工产品互补,完全没有竞争,比较好谈,即使只有服贸没有货贸,而且服贸尚未生效,他们也愿意谈。但其他国家就未必了,只有靠完整的自贸协议来展示台湾的决心,也唯有如此,才可能说服CPTPP及RCEP,让他们会员国的“共识决”能多支持台湾的加入,才不致使台湾边缘化,增加台湾产品竞争力。

  目前在民进党执政下,两岸停止协商谈判,对于台湾的机会成本远大于陆方。大陆的进步并不会因为台湾的“反中”而停止,而大陆在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又极其巨大,以致台湾将来国际活动空间必受限制,以RCEP及CPTPP而言,台湾若想加入,两个经济整合组织都规定新会员须经原有会员“共识决”,因此如果两岸关系僵持,必不利台湾加入这两个国际组织。

  结语

  台湾是以外贸为导向的经济体,让台湾企业对外有公平竞争的环境非常重要,2010年两岸签署ECFA后,不但为台湾企业出口大陆的产品减免关税及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同时也为台湾服务业者开启大陆服务业市场的先占优势,更为台湾融入区域经济整合奠定了新的里程碑。

  可惜的是,民进党在2016年执政后,由于否认两岸达成之“九二共识”,被中国大陆认为是破坏两岸政治互信基础,双方协商中断,两岸关系走向危险边缘,ECFA也面临叫停的危机,这不但将使台湾有可能因“贸易移转效果”丧失中国大陆广大的贸易市场,更有可能因“投资移转效果”加速台湾企业对外投资,造成产业空洞化,如果这一切因ECFA终止而发生,那对台湾经济发展将是最沈重的打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