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台湾ECFA困局有解吗

http://www.CRNTT.com   2020-06-06 00:03:01  


 
  根据“贸易移转效果”,在ASEAN生产的产品出口大陆零关税,而在台湾生产的相同产品出口大陆要征高关税,中国大陆的企业当然会向ASEAN购买相同的产品。所幸,当时在台湾生产而出口中国大陆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冲击相对较小。然而,10年过去了,ASEAN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突飞猛进,对台湾产品的竞争压力愈来愈大。

  台湾亟欲与中国大陆签署ECFA以化解经济被边缘化与空洞化危机,而大陆方面也想加强与台湾的经贸结合,两者一拍即合,但又因一步到位的FTA冲击太大,故双方同意先谈架构协议。

  从“投资移转效果”角度分析,在台湾的企业为了享有零关税与通关便捷的优惠,就会从台湾出走,到中国大陆或与之签署FTA的ASEAN投资,造成台湾产业的空洞化,关厂或外移的结果就会造成失业,减少税收,降低出口,对于台湾经济及社会层面均有不利影响。

  ECFA协商并不容易

  与中国大陆的谈判要有“耐心”,因为中国大陆的政府部门相当庞大,而且分工细密,各管各的,绝不越线,因此横向联系比较缓慢。

  由于ECFA对于台湾一个小型开放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极为重要,因此2009年起,自“总统”以至主管机关“经济部”即多次对外说明其必要性与重要性,“经济部”并与相关产业公会协调,不仅对于受到不利影响的产业要沟通转型升级的方向,对于受益产业也要知道他们要求的内容。

  ECFA协商过程并不容易,双方背后都有产业政策及业者利益,因此都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其中最困难的就是石化、机械、运输工具、纺织等类产品。“我方”对于协议的立场是“签得早不如签得好”。2010年5月25日时任“国安会秘书长”胡为真致电本人,转述马“总统”指示,要求工具机、汽车零组件及石化等项必须列入,我当即去电跟我的谈判对手说明“我方”立场,并于5月27日赴杭州再当面沟通、讨论协议文本及早收清单,而“我方”“国安”及谈判团队,更是密集开会研讨应对。我们的结论是没有达到“我方”要求就继续谈。直到6月21日晚间,我的谈判对手打电话给我,就定一周后重庆签署协议,我知道他们终于勉强同意,我当即分别陈报江丙坤董事长、马“总统”、“国安会秘书长”、陆委会主委,让他们为紧绷的谈判氛围松了一口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