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现场:畅所欲言 两岸青年北京对话

http://www.CRNTT.com   2016-07-20 00:19:59  


台湾中山大学博士候选人宋威颖(中评社 实习记者 梁蕴盈摄)
 
  吴昀庆的家庭背景刚好和宋威颖相反,他表示,他的父辈虽是台南人,但立场偏蓝,甚至可能主张两岸统一,但他认为,当代台湾年轻人比较注重张扬主体性。而针对之前提到的台湾不同世代青年教育文化背景的差异,吴昀庆表示,事实上,台湾人的教育一直到现在有着深厚的国学、儒学的底蕴,而“教改”后,台湾青年的历史和政治都更多地站在台湾的立场上展现。“为什么台湾年轻人会觉得两岸是分开的呢?”他分析,因为在一些国际活动的参与上,台湾人很多时候都感受自己是“受到压迫”,“我们所害怕的中国,其实是我们想象出来的那个权力很大、占有欲很强的中国”,他说。“其实我本人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例如唐诗宋词,但我也很喜欢台湾本土的文化,包括带有殖民特征的历史和文化”,吴昀庆称,台湾不仅有中华文化、有西方文化,还有台湾本土文化,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一个丰富多元的台湾社会。

  蔡志鸿表示,他与上面两位发言者的共同之处,是都来自台湾南部。“我父亲在台南出生,我自己在高雄出生长大。说实话,我从小受长辈、同侪的影响,立场偏绿,一直觉得自己在国际社会上受到排挤”。他比喻,在他们眼中,中国大陆是一个看得到吃不到的苹果,“或者更好的比喻是,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他说,出生和教育的背景让他们对中国大陆产生一种距离感,但他发现,当在他来到大陆之后,这种距离感会随着对大陆了解的深入而逐渐消解。

  如何厘清主流民意?且听大陆青年分析

  吴维旭先转述了一些与他熟识的台湾学者与大陆人接触的感受。他告诉在座各位,这些台湾学者发现,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在政见上跟官方的立场非常一致。“我本人立场当然也要跟官方保持一致,但在一些细节上,尤其是方法论问题上,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吴维旭说,在政治议题上,他偏向温和、热爱和平,不主张直接通过战争解决两岸问题,“况且,目前台湾问题也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他指出,大部分大陆民众没有去过台湾,而台湾的一些民调也显示多数台湾民众没有来过大陆。“我们对彼此的认识很多来自于媒体,而很多媒体的报道不一定是全面的,这很可能导致误解的产生”,他说。

  王季峰表示,台湾的民调虽然多,但看到数据结果之后,大家会认为事实也是八九不离十。而对于大陆的主流民意与立场,他认为大陆本身幅员辽阔,各区域之间民众的思想观念也存在显着差异。“我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指出,大陆内陆地区偏保守,而沿海地区则比较开放。同样是出租车司机,北京的和广州立场可能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他认为,区域差异与代际差异是造成观点不同的重要原因。“我个人偏向温和,如果说我们大陆主流观点的话,我肯定是和主流相一致的,那就是中华民族要复兴,统一终究还是要实现”,他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