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现场:畅所欲言 两岸青年北京对话

http://www.CRNTT.com   2016-07-20 00:19:59  


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宗昊(中评社 实习记者 梁蕴盈摄)
 
  大陆青年的台湾“启蒙” 多从《海峡两岸》开始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吴维旭回顾了他2012年第一次去台湾的经历。他说,赴台前,他对台湾印象比较模糊,只停留在纸面上。接触之后,他觉得对台湾的了解更加多元、细化。“对台湾的印象首先发生了比较正向的改变,而现在的看法则比较平和一点”,吴维旭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王季峰介绍,他对台湾的关注最早是源于父辈。“我父亲是49年出生的人,家国情怀很重,在大陆经历过不同的历史阶段”,他表示,他父辈这一代人往往对台湾的认识有一种片面性,也不太关注对网络上的事情,获取有关台湾信息的渠道都是电视台。“央视4套《海峡两岸》,我小时候有关台湾的大致印象都是从这里面获得的”,他说,本科后,一本《我们台湾这些年》让他更加了解台湾的历史和当下。逐渐的,来自不一样的渠道,使得他获得的有关台湾的信息量更加丰富。谈及两岸交流经验,王季峰表示,其本科院校苏州大学与台湾东吴大学的历史联系,让他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台湾交流,而最近一次赴台,则是2014年参加了政治大学举办的暑期夏令营,“环了一圈岛,感觉台湾的风土民情特别好,可能是因为台湾没有经历过大陆历史上的数次动荡”,他说。

  中评智库基金会分析员、中评社记者束沐,对王季峰有关央视“海峡两岸”栏目的记忆深有共鸣,他表示,小时候模模糊糊听到过大陆媒体对李登辉、陈水扁等人的舆论挞伐,对台湾社会的初步了解最早也是从这档电视节目中开始的,“上中学那会儿,一开始只知道台湾的政治人物,比如说邱毅,记得那时邱毅是‘打扁英雄’,而陈水扁又是搞‘台独’的‘民族罪人’,所以邱毅顿时就有着‘民族英雄’的形象”,束沐笑着说。后来,随着往来两岸次数的增多,以及对台湾社会、民情的深入接触与了解,他发现对台湾了解得越多,越难以用一两个词汇、一两句话来做概括性描述,“可谓一言难尽”。

  经过与会人员的第一轮发言,黄宗昊表示,刚刚两岸年轻人们都提到了两岸之间的差异,以及对岸印象的前后差异,“探讨差异、正视差异,那么才能找到机会解决差异”。随后,黄宗昊希望在座青年思考第二个问题:各自对大陆或台湾的观感,是否会与所在地的主流有所不同?

  区域与世代的差异 型塑立场与民意的差异

  宋威颖说,他本人出生在台湾南部高雄,学习、工作在中部,他发现两地之间对大陆或两岸关系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在蔡英文上台后,“九二共识”议题成为了民众关注的热点。“我本人比较支持‘九二共识’这个论调,在中部时,我和伙伴也会讨论这个话题,但我回到南部之后,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尤其不太敢跟长辈谈这个”,他表示,在南部,人们往往会保持比较传统的看法,会更多站在台湾本土的立场上讨论这个议题。他还指出,“主流”和“非主流”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这组概念会因时、因地、因事发生改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