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智库:和统政策须有实力作后盾

http://www.CRNTT.com   2018-09-04 00:03:48  


 
  回顾来看,“武统”之所以没有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实质选项,不但有外部威胁的牵制原因,其根本在于台湾当时没有“独立”的问题,或者说“台独”还远远没有成为气候,同时还有对美政治斗争的需要,即反对美国分裂中国。1960年5月22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指出,“对于蒋介石,我们可以等待,解放台湾的任务不一定要我们这一代完成,可以留交下一代去做。要逐步地创造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就好办了。”(摘自杨亲华、王明鉴《毛泽东与对台工作》,载于人民网“领袖人物资料库”)设想一下,假如海峡两岸都如老一代人那样共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追求和平统一的目标并积极践行这个目标,“武统”将始终保持作为大陆实际选项之外的政策的势头。

  但是,李登辉上台后,明统实“独”,暗中纵容、支持、鼓动“台独”,直至走到前台鼓吹“两国论”,造成岛内“台独”猖獗,直至主张“台独”的民进党2000年上台执政并推行分裂路线,酿成第一次“台独”与政权结合的大冒险——“激进台独”冒险。在此情况下,两岸之间以往那种只有何时统一的问题、没有谋求分裂的问题的局面结束了,分裂的可能性产生了。而大陆方面制止“台独”分裂的唯一可靠手段只有武力,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目前亦如此。故从此以后,以往针对岛内拒统势力的相对虚一些的军事准备,被“以武反独、以武止独”的实实在在的武力准备及非战争运用所替代。也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台独”之所以没有得逞,根本原因在大陆的武力威慑;分裂势力之所以更加无望,根本原因在大陆武力的快速发展;外部干预之所以没能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根本原因也在于解放军这支强大军队的存在。既然形形色色的暗“独”和明“独”势力不想让两岸人民过和平安定的日子,大陆方面在军事上必须有所准备和展示。正如解放军发言人就“绕岛巡航”等问题所声明的,“如果‘台独’势力继续肆意妄为,我们还将进一步采取行动。”这不是虚张声势,是扎扎实实的警示!这一警示意味着:假如“和统”的趋势被逆转的话,未来就不会有“和统”了。还是那句老话,“台独”意味着战争,分裂没有和平。

  这些年来,特别是民进党再次执政,第二次“台独”与政权结合的大冒险——“软性台独”冒险后,大陆内部对台“武统”的舆论不断上升,民调支持度一度超过9成,大量海外华侨华人也提出了“武统”的要求。舆论的这种变化,首先是因为“台独”的冥顽不化和猖狂,人们要求予以惩戒;其次是质疑大陆对台“软”的一手及其相关政策措施的效果,人们纷纷发出疑问:既然一系列争取台湾民心的怀柔政策效果不彰,是不是应该检讨“和统”政策是否现实可行?既然“台独”执迷不悟,为什么不用武力当头棒喝?既然台湾问题牵涉祖国大陆那么多资源和时间,为什么不来一次“短痛”以免长痛?既然中华民族如此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为什么还要容忍“台独”长期作乱?“台独”要分裂中国,中国要实现复兴,“台独”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敌我矛盾,不是人民内部矛盾。很多人引用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法批判>导言》中的名言说明“武统”的必要性:“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有人发出疑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第一个100年”已近在咫尺、“第二个100年”业已历历在目的今天,难道还要对“台独”继续容忍下去吗?借用毛主席当年亲自撰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雄文的句式:难道被迫进行了如此长期“和统”的中国人民,还应该对于这些冥顽不化的“台独”分子表示亲爱温柔,而不加以彻底消灭和驱逐吗?

  三、“武统”的压力逆转“和统”政策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台独”有多么嚣张,“武统”的压力就会有多么强大;台湾问题拖的时间有多长,不计一切手段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呼声也会有多大。一方面是全民族对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炽热追求,一方面是没有统一便没有复兴的必然逻辑;一方面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大对华遏制的战略力度,一方面是台湾当局见缝插针竭力配合;一方面是“台独”势力冥顽不化执意“脱华入美(日)”,一方面是大陆人民越来越不能容忍形形色色的“台独”行径;一方面是尽快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一方面是台湾当局没有跳脱“台独”或“拒统”的思维窠臼……在正反两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下,目前的“和统”政策方向完全有可能被逆转。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大陆舆论对台湾问题特别是“台独”的忍耐力在持续下降!那么临界点在哪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