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智库:和统政策须有实力作后盾

http://www.CRNTT.com   2018-09-04 00:03:48  


 
  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认识。一方面看,大陆的“和统”政策是真诚的。1979年1月1日,大陆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正式提出和平统一政策,此后更明确表述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政方针并坚持迄今。1985年解放军实施百万大裁军,特别撤销了专司对台“武统”的福州军区,裁撤了部署在攻台一线的陆军第29军等主力部队。一直到民进党再次执政前后的当下,大陆方面还提出“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共圆中国梦”、“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旨在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主张,出台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31条重大和平政策措施,不断丰富着“和统”理论与实践的内涵。其间,即便在李登辉暗“独”执政中后期,公然抛出“两国论”;陈水扁“台独”冒险高危期,大肆推动“法理台独”,大陆方面也没有轻易动武。2016年中,民进党再次执政,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还处心积虑推动“软性台独”,持续不断地向美国、日本等国输诚,挟洋自重,但大陆方面依然没有轻启战端,还是给台湾人民认识“台独”、转变认识的机会。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是对台湾人民的和平诚意使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我知道,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抚平心理创伤需要亲情,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我们有耐心,更有信心。”(摘自2014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的谈话)这是中华民族的宽宏大量精神的体现。而如果换成霸道的美国,早动手了!2017年9月19日,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首次演讲中谈及朝核问题时,即赤裸裸地宣称,“没有哪个国家有兴趣看到这群罪犯(指朝鲜领导人)用核武器和导弹武装自己。”“美国有很大的实力和耐心。但是如果被迫自卫或是保护盟国,我们就别无选择了,只能彻底摧毁朝鲜。火箭人(指金正恩)正在为自己和他的政权执行自杀任务。”这才是美式霸权主义风格。这种话中国人说不出口,更做不出来,尤其是对同为中国人的台湾同胞。

  但另方面看,在军事上,如果大陆在台海方向无所作为的话,反而有害和平。因为假如大陆方面不对台保持一定军事压力,“台独”就会更加猖獗,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反而会逐步丧失。岛内历次民调显示,假如没有武力的威慑,“台独”的支持率会飙升。在可能造成岛内部分民众暂时的误解和非武力不足以遏制“台独”这个两难选择之间,大陆方面只能选择后者。换言之,大陆方面的“和统”政策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台湾“独”不了、台湾问题拖不久、列强外敌拿不下、两岸渐行渐近的基础之上的。大陆方面的对台武力运用,服从和服务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和统”政策而不是相反。值得指出的是,始自上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的开放政策,曾一度展示了这样一种美好前景。

  二、“台独”激发“武统”选项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随着苏联解体、来自北方的军事入侵威胁解除后,是“台独”把解放军本应防御其他方向的庞大武力拉回到台湾方向的。随之发生的解放军对台战备、演习、训练、“绕岛”等等,都是“台独”惹的祸。

  遥想当年,新中国成立时,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大陆自然对台实行武力统一政策,准备一鼓作气登上台湾岛。解放台湾是整个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军打到台湾岛天经地义,是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更何况那个时候,台湾多数民众希望解放军早点打过来,他们已经不能容忍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反动统治了。但朝鲜战争爆发后,大陆方面被迫调整军事战略,先朝鲜半岛再台海方向,暂停了攻台准备。1955年大陆方面提出“和平解放台湾”政策,后进一步调整为“和平统一”政策,并开始尝试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一系列间接和直接的接触和商谈。在此期间,大陆方面虽然没有停止大举攻台的准备,包括1956年4月成立专司攻台的福州军区,但实际上并没有作出大举攻台的决策,还进一步减轻了全面攻台的准备力度。当时,包括1958年炮击金门时期,不但没有夺占台湾本岛的计划,甚至也没有拿下金门、马祖列岛的计划。当时的“解放台湾”宣示,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政治攻势而非实际行动。这一点与台湾方面的军事“反攻大陆”口号,有一定相似之处。进入1960年代,大陆的安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来自美国特别是苏联及其他方向军事压力骤然增大,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受到更多方面的牵制,实质上被长期搁置下去了。直到大陆改革开放后,再次正式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对台政策基调保持了“和统”的基本方向,至今未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