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智库:如何应对台湾旅行法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18-06-30 00:29:59  


 
  (二)《台湾旅行法》颠覆了“一中政策”,是恶法。

  《台湾旅行法》本质是《美台交往法》。美国政客很不厚道,内容是《美台交往法》却用《台湾旅行法》之名。该法从根本上动摇了美中关系的政治基础,提升了美台的实质关系。美方所谓坚持“一中政策”,与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已经没有实际内涵,只是一件外衣、一个说法。台美政治人物若依《台湾旅行法》,以职务身份往来,形成了台美双方没有外交关系的准外交关系。如若访问中签署相关协议,一个中国原则将被颠覆,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格局被美国认可,中美关系、两岸关系都面临摊牌和颠覆。如果说《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以历史背景而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前,“中华民国”是作为中国的代表,与美国具有外交关系,《与台湾关系法》还有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特征;而《台湾旅行法》则是在美国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近40年后,完全违背两国建交精神和国际关系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部事务,践踏中国历届政府所有的外交诚意和努力,以国内法处理国家关系的恶法。在两岸关系复杂敏感时期,挑战中美关系底线,其恶劣程度不亚于《与台湾关系法》。

  (三)《台湾旅行法》凸显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

  美国是奉行实用主义的国家,立法的工具主义典范。大陆对美要看清整个美国政界(国会政府)对华政策的主流: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以扼制为主;在利益和实力考量之下,以美国优先的所谓“合作”为辅;在特殊时期,可能从博弈到对抗、从对抗到冲突、从局部冲突到全面冲突。这是二战以来,中美大国关系中,以美国为主导的对华政策的主旋律,也是中美大国关系的历史宿命和必须面对的严酷现实。中国学界素有美国是最为友华国家的认识,但近代中美关系却看不出这种“友华”的史实支撑。二次大战的同盟国关系,同样是在美国利益优先之下的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基本上是负面的。两国建交后,在避免大国冲突的思维之下,对美关系,中国历来是心怀诚意、善意和富有建设性的一方,美国则是敌意和挑衅持续不断的另一方。

  (四)《台湾旅行法》出台,是中美关系从博弈到对抗冲突的重要节点。

  中美关系坏到了什么程度?在《台湾旅行法》出台前,有必要提到令大陆作出严厉的“武统”反应的“国防授权法案”。“国防授权法案”的本质要害,在于不排除美国可以根据自身和遏制中国大陆的需要,将军事力量,以所谓互访和补给的方式重新部署到台湾。中美关系从贸易制裁、政治冲突到军事对抗,可谓岌岌可危。

  双方关系除以利益为考量的经贸关系之外,其他大多是负资产。一是,美国在南海、东海、台海全面遏制中国,两国政治互信的基础已经严重受损,互利合作概率大大降低;二是美台从所谓价值观同盟到军事和针对大陆的防务同盟,美国触动挑衅中国和平统一的核心利益,粗暴干涉中国国家主权,与中国为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