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郭震远:两岸军事互信可以成功建立

http://www.CRNTT.com   2013-08-25 00:17:35  


 
  从具体的“军事互信”到广泛的“安全互信”和“政治互信”

  可以预料,未来建立的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肯定包括一系列具体的“军事互信”措施,例如,通报军队和重武器部署调整,视察军事演习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军事互信”必然具有的内涵,也正是已建立的各种军事互信机制的主体内涵。但同时还可以预料,未来建立的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将包括更广泛的“非军事的”安全互信,甚至政治互信措施,例如,共同救助海难、共同护渔,以及共同维护海洋权益等等。这些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军事互信”措施,但却必然是未来建立的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内涵。所以,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不仅是建立两岸具体的“军事互信”,更是建立两岸广泛的“安全互信”、“政治互信”。这是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一个重要的两岸关系特色。正因为这一特色,大陆方面认为,应建立的是,“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而不是一般所谓的“军事互信机制”。

  将在未来建立的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不仅包括两岸具体的“军事互信”,更包括两岸广泛的“安全互信”、“政治互信”,这是两岸关系,特别是其和平发展进程深刻影响的必然表现。如前所述,已建立的,处理具体军事关系的各种军事互信机制,都是相关方面既深陷于严重的军事冲突、对峙中,又难以在军事上完全击败对方,因而采取的缓解措施。相关方面关注的只是,如何预防对方利用缓解之机,获取得以取得最终胜利的军事优势,特别是要力避缓解中遭到对方突然袭击的危险。所以,建立的军事互信机制,必然以“军事互信”措施为主要内涵。

  但是,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却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局面。不仅因为2008年以来,两岸军事冲突、对峙的危险及其可能性,都不断降低,以至于可认为基本上不再会发生,更因为两岸之间“互疑”的焦点,实际上不是具体的“军事互疑”,而是“政治互疑”,即大陆方面对于台湾方面可能选择“台独”的疑虑,以及台湾方面对于大陆方面以武力反“独”促统的畏惧。显然,仅包含具体“军事互信”措施的所谓“军事互信机制”,对于两岸、对于两岸关系都没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两岸之间真正需要的,是以消除“台独”可能性对两岸、两岸关系深刻不利影响为核心内涵的“除疑增信”,即建立和不断强化以消除“台独”危险为基础的“安全互信”、“政治互信”。坦率地说,在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的形势下,以及两岸军事实力对比大陆占有不可逆转的压倒性绝对优势的现实下,具体的“军事互信”,对于保持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以及维护台湾安全,都没有真正重要的实际意义。关键问题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然是消除“台独”的危险及其影响。所以,虽然需要具体的“军事互信”,但更需要广泛的“安全互信”、“政治互信”。前述未来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可能涉及的“安全互信”、“政治互信”措施,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必然占据主导地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