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台湾政党轮替特点与趋势

http://www.CRNTT.com   2023-04-22 00:07:19  


 
  三、台湾选举中的“第三势力”

  每逢台湾选举,“第三势力”同样是一个重要议题,不少台湾选民看不惯民进党、国民党的互相砍杀和相互践踏,又不愿在“两个烂苹果(民进党、国民党)中选一个不太烂的”,也希望台湾政坛出现一股清流,来改变台湾泼粪比烂的选举恶状,于是一旦有新的政党力量出现,都会被选民寄予厚望。在台湾是否还存在超脱民进党、国民党两党之外的“第三势力”?

  在2020年“大选”中,“第三势力”又成为一个热点议题。从政党得票看,民进党获得481万多张政党选票,比例为33.9%,国民党获得472万多张政党选票,比例为33.4%,“第三势力”合计获得的政党得票为462万多张票,比例为32.7%,形成民进党、国民党和“第三势力”三分票仓之势,另外还有485万多选民未参加投票,这些未投票的选民尽管被称为政治观望者或冷淡者,但其中一部分也可能被相关议题激发出来进行投票,这些“第三势力”和未投票选民成为影响民进党、国民党输赢的关键。

  这其中比较亮眼的是柯文哲带领的台湾民众党,2020年刚投入选举便获得158.8万多张政党票,以11.22%的得票率成为第三大党。柯文哲和台湾民众党正取代逐渐泡沫化的新党、“台联党”、亲民党、“时代力量”等,成为影响“大选”的关键少数。新党、“台联党”、亲民党、“时代力量”在其成立后参加选举的一段时期都有不俗的表现,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如能在“立法院”获得数个“立委”席位,参与台湾政治运作。但这些中小政党先后呈现出旧消新长的“昙花”景象,新党、亲民党、“台联党”和“时代力量”这四个曾经亮眼的政党一再呈现出这种现象和规律。如新党自1993年成立后一度是影响台湾选举的关键少数,但到2012年已无法在“立法院”获得席位,2016年新党获得4.18%政党票,无法跨过5%的门槛在“立院”获得席位,2020年“大选”中新党的政党得票率为1%,无法跨过3.5%的门槛,无法再获得“立委”席位,也无法领取政党补助款,陷入艰难状况,泡沫化已然呈现。“台联党”是以李登辉为其精神首领,这个曾经被看成是铁绿的“台独”政党在“单一选区两票制”的压力下,逐渐向非蓝偏绿路线转型,以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争夺政党生存空间,但李登辉一过世,失去这面精神旗帜的号召,“台联党”便陷入了垮崩的景象,其泡沫化也成必然。亲民党从2008年到2020年4次参与“大选”,依靠宋楚瑜的个人感召力在“立法院”获得数个席次,但在2020年“大选”中仅获得约3.6%的政党票,无缘“立法院”席位。“时代力量”于2016年首次参加“大选”获得的政党得票率为6.11%,在“立法院”共获得5席“立委”,成为“立法院”第三大党,在2020年“大选”不分区立委选举得票率为7.75%,获得3个“立委”席位。从上述四个政党的例子看,这些中等政党参加“大选”的目标主要是在“立法院”获得席位,发挥一定的牵制作用。

  在台湾,选举竞争主要是争夺具有最高领导权的“大位”和制约权的“立委”席位,地方层面体现在争夺地方市县执政权。梳理比较2000年后的数据与结果,可以看出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实力在拉近,这使得政党轮替在台湾将成为一种常态,形成蓝长绿消或绿长蓝消的“跷跷板”局面,在地方执政版图上出现北蓝南绿、蓝绿相间、蓝绿相互消长的态势,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历经三次政党轮替,真正能在台湾政坛上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无非是两大政党——国民党和民进党。从“大位”选举到“立委”选举,再到地方行政首长和民意代表选举,无不是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力拼执政权和制约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