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应保九二共识及战略模糊

http://www.CRNTT.com   2021-05-06 00:01:34  


 
  至于最近邱太三提出的“建设性模糊”说法虽伴以“春暖花开”等软性话语,但却表露出民进党当局仍然视“九二共识”为他类,并仍想绕开“九二共识”来进行所谓两岸对话互动。不仅如此,这个“建设性模糊”还提出了自己的预设前提,就是大陆方面不能强加给台湾无法接受的“政治框架”及停止所谓“军事威胁”。照此逻辑,民进党当局不仅继续否认对两岸关系有明确定位的“九二共识”,而且试图把自己的“政治框架”作为进行所谓“有意义的对话”前提,这个“政治框架”实际上仍然是“一边一国论”或“一边一国论”与“两国论”的混搭,根本不可能被大陆方面接受,对启动两岸对话互动也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笔者曾经着文说明对蔡英文和民进党来说,接受“九二共识”本来是其所谓“维持现状”中成本最低、也最简约省事的选择。〔10〕一旦承认与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能良性互动,就能“春暖花开”。但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民进党的心并不在此,并常常不切实际地想让大陆接受它自己的“预设前提”。

  (二)国民党方面。国民党一些主要人物在“九二共识”上的某种态度蜕变,也是促使大陆必须强调“九二共识”是“两点论”的原因。国民党(包括李登辉)从开始承认两点,到只承认一点(即不提统一了),再到现在大概只剩下0.5点,即转以“基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作为立场表述。实际上,江启臣刚当党主席时对“九二共识”有过很大的犹豫,本土派要求放弃“九二共识”的声音一直存在。〔11〕在党内对“九二共识”存在回避与闪躲的气氛下,如果“放弃论”、“过时论”成为党内主流将使现在仅有的0.5点趋于零。仔细观察近年来大陆与岛内蓝绿政党的互动,国民党内部在“九二共识”问题上的各种杂音,如“与时俱进”、“宪法论”等,甚至是让大陆方面采取“九二共识”清晰化的直接刺激因素。惟其涉及较多复杂情节,且容专门在下一节再做深入讨论。

  总之,民进党全面否定“九二共识”,国民党对“九二共识”放水,意味着岛内对“九二共识”的认知与态度有重要变化,共同形成了“九二共识”在岛内退化的现象。在此情形下,大陆主动转向“九二共识”清晰化、强调“两点论”成为必然的对应之举。如果回顾一下大陆方面的标准性做法,这其中的变化和调整,既是微妙的也是重大的。在较长时间里,大陆方面对“九二共识”的标准表述是“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较多强调一中这一点,虽然也有对统一目标的表述,但一般放在同一个段落的后面,或有时并不刻意去凸显这一点。〔12〕但面对台湾方面的主要政党对“九二共识”的态度或否定或虚置,使“九二共识”的“岛内退化”现象仍会不断延续,大陆唯有强调“九二共识”的“两点论”,而且刻意凸显统一目标这一点,才能对冲局势的变化,彰显自己的战略底线和政策立场。特别是,针对“岛内退化”现象和两岸关系在整体上的“更加复杂严峻”,“1·2“重要讲话对“九二共识”的新概括作为对台政策立场的重要宣示,截弯取直、化暗为明,更从法理、政治和道义上压制了“台独”的猖狂之势,也堵绝了“独台”的造作空间。一句话:堵绝了岛内和平拒统的可能性。毫无疑问,“1·2”重要讲话对“九二共识”的“两点论”正解,其实是发展和完善了大陆对台政策的理论论述和政策宣示,最大限度地显示了“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之锚”,确实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