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台湾民粹主义与第三势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1-27 00:08:04  


 
  二、柯、韩现象与台湾第三势力

  在2014年和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中,柯文哲和韩国瑜分别吸引了大量的“柯粉”和“韩粉”,有人认为这种“柯文哲现象”和“韩国瑜现象”也是台湾民粹主义的体现。这点笔者不能认同,因为尽管柯和韩身上没有(或者淡化)政党标签,但其凝聚的民气并非希望通过一种所谓“直接民主”来实现目标。从广义上看,代议民主并非仅体现在议会议员身上,行政首长依然是一种代议民主的标志,因为选民可以通过选票把你选上去,就是希望你能代表他们的心声去施政,况且选民还可以通过“选罢法”等规定通过投票把你撤下来。大量的台湾民众支持柯文哲和韩国瑜,仍然是希望此二人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诉求。柯、韩现象主要反映的是台湾某种所谓“第三势力”的凝聚。

  近年来“第三势力”这个词在台湾很火爆,其实有关“第三势力”的讲法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出现于台湾学界。到底什么是“第三势力”?目前两岸学术界对其大体上有两种界定:第一种观点认为,除了蓝、绿两大阵营,其余的政治势力称为“第三势力”;第二种观点认为,除了国、民两党外,其余的政治势力为“第三势力”。笔者个人倾向认为,随着时空的变化,第一种界定越来越不科学,因为:第一,现在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蓝、绿两大阵营,因为当我们说某某力量是一个阵营时,至少该阵营相对固定、内部相对团结,而自2000年“蓝营”、“绿营”概念产生后,发展到今天,组成所谓“蓝营”的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之间纷争不断,谈不上是个团结的阵营;组成“绿营”的民进党、台联党和其它“极独”势力也不遑多让,也不是一个团结、稳定的阵营。第二,台湾民众对蓝、绿的感情投射越来越多元化、分裂化,比如,一个人完全有可能因为传统上个人或者家庭与民进党的关系而在选举中一直支持民进党候选人,但他(她)在政治理念上却可能在某些时候比较赞同或同情国民党的某些立场,那么,此人算蓝算绿?算浅蓝还是算浅绿?所以,笔者倾向认同第二个标准,即只要不是国民党或者民进党的忠贞支持者,那么就属于广义上的“第三势力”。本文以下所说的“第三势力”也是此语义下的力量。

  有观点认为,“第三势力”之所以能称为“势力”,还需要这种“势力”相对“成形化”,即一定的组织化,其应该要是相对固定的群体,最好还能有相对固定的政治诉求,有相对固定的领袖就更好——这是否有道理?我们经常在台湾媒体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即“台湾的第三势力具有‘碎片化’的典型特征”。其实,何止台湾“第三势力”有此“典型特征”,在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第三势力”都有“碎片化”的特点。事实上,“碎片化”正是“第三势力”的主要特征之一,除非这个国家或地区的选举制度上有利于第三、第四、第五大党的形成。当然,有这样新的大党出现,或许我们不能再简单用“第三势力”一词来概括这一除了两大党死忠支持者之外的庞大群体了。

  那么,可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国、民两党党员都仅有几十万,其死忠支持者也不多,如果按上述“非国、民两党固定支持者皆即为第三势力”的定义,台湾第三势力的人数应该非常多,势力应该非常庞大,那为什么每次重要选举都是国、民两党拿到最多和次多的票,占据大部分最重要的公职?其实,这主要与台湾的选举制度有关,因为现在台湾除了县市议员采用复数选举制度,即学理上的“多席次单计不可让渡相对多数制”(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under multi-member district, SNTV-MMD,一个选区有多个当选席次,但选民在选票上只能在众多候选人中圈选其中一人,由得票领先的前几位候选人当选)外,主要公职(台湾地区领导人、县市长、“立法委员”)都采用“单一席位相对多数当选制”。这种“单一席位相对多数当选制”非常有利于“两大党政治体系”的形成。原因很简单,选民牺牲周末休闲去投票,排了这么长时间的队,当然不希望把票浪费给比较没希望当选的第三党(派)候选人。这种容易产生两大党的选举制度被国际著名政治学者杜瓦杰(Duverger Maurice)推崇为“真实的社会学法则”(a true social law)。④台湾学界则一般称之为容易产生所谓“弃保效应”的“策略性投票”。⑤正是在这种“单一席位相对多数当选制”下,除非第三党(派)候选人非常优秀与突出,让选民觉得把票投他(她)不致于浪费选票,第三党(派)才有可能在“总统”、县市长、“区域立委”选举中获胜。否则我们看到的情况一般是,选民在讨厌国民党时将票投给民进党,在讨厌民进党时又将票投给国民党。国、民两大党也因此占了制度的便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