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台湾当前政治困境与身份迷思

http://www.CRNTT.com   2017-12-19 00:07:04  


 
  2、本土意识的概念偷换

  必须注意的是,“本土意识”的抬头与“身份认同”的缺失是绝对分不开的,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身份认同”的缺失与迷茫,才造就了“本土意识”的抬头;而“本土意识”的快速演进又进一步淡化了本已模糊的“身份认同”。方今之台湾政客,言必称台湾价值、行必法台湾利益,似乎非如此不能彰显自身之“正确定位”。更重要的是,自李登辉时代起,“台湾意识”一直在被人为赋予诸多的政治意味并最终向“台独意识”的方向转变。

  2002年1月13日,时任台领导人的陈水扁宣布在现行“护照”封面加注“TAIWAN”字样以区别于大陆护照;2006年2月27日,亦是陈水扁在其第二任任期时宣布废除国统会与国统纲领;2007年7月21日,陈水扁当局的教育部门再次公布一项所谓“教科书不当用词检核计划”,将5000多个与“中国”相关的词汇删除;可以说民进党的推进、国民党的摇摆、媒体的追捧与社会的纵容,正是“台湾意识”从地域化的“本土意识”向地区化的“国家意识”迈进的关键所在。短短30年,“中国”与“中华民族”已从蒋经国先生时代的基本认知与标准变成了当今台湾朝野与社会的“过街老鼠”。

  而马英九在2008年以反台独为口号高票当选领导人,却在之后的任期内宣扬不统不独,维持现状的“第三条路”,同时在纠正“去中国化”该当强硬之时却又过度懦弱。

  早在2010年9月1日,台湾《今日新闻》即曾刊发知名媒体人南方朔先生的评论“现在台湾的最大问题,就是政治领袖‘假冒’的问题十分严重,而马英九就是变色龙。马在选党主席时,骂王金平是台独,因为党内选举要靠深蓝党员的支持,骂就表现得非常反台独;选上党主席后,大选不能仅靠深蓝选民,因此马又主张台独是一个选项”,因此他认为“马英九的主张随着选民而变化,自己永远没有能力,或不敢领导选民,这就是台湾今天的危机”。

  由此可见,台湾地区“本土意识”的抬头已极为严重,与显性的“法理台独”相较,如此般隐形的“天然台独”更值得我们警惕。

  3、“台湾主体意识”的兴起

  事实上,自90年代起,两岸经贸交流迅速展开,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也与日俱增之时起,李登辉政权为抗拒两岸经济体系的融合并预防未来可能的两岸和平统一,不断强调台湾的自主性、“独立”性与主体性,试图将“台湾意识”快速向“台独意识”方向推进,并将之命名为“台湾主体意识”。2000年陈水扁政权执政后,更是通过李登辉组织“台独”学者以“提升台湾的主体意识,确立对台湾‘国家’的认同”为由编撰“愿景.台湾”系列书籍,宗旨就是“提升台湾的主体意识,确立对台湾‘国家’的认同”。其中一本书《台湾主体性的建构》,由李永炽、李乔、庄万春、郭生玉等撰写,提出台湾“切离中国,独自走自己的主体之路”,强调“台湾意识逐渐取代中国意识,成为台湾民意的主流”,“台湾要主体化、一体化,必须‘去外来化’”。同时该书认为1990年后,台湾经过政权的“本土化”、制度的“民主化”,逐渐形成有别于中国大陆的新制度与新政权,人民有了新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台湾主体意识”就是这时候萌芽起来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