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刘佳:中国自由贸易区难有作为

http://www.CRNTT.com   2014-12-31 09:44:53  


 
  首先,特区的改革,中央没有明确的思路,希望用特区来探路。因此中央对特区的做法是放权与让利,甚至对一些地方的腐败问题,也采取了杀一儆百点到为止的态度。比如,90年代初,广东走私遍地开花,而中央的做法是只是在最严重的时候将广东省海南地委负责人处死。而事实上当时海南地委负责人的走私行为,更多的是为地方政府筹集经费,个人贪腐其实并不多。结果被杀一儆百,当成了出头鸟。而更多的参与走私的老板与干部,事实上没有被追究。
 
  特区的举办,主要依靠地方,中央所做的更多的是行方便,只要不突破四个坚持,不要搞得太过分,中央就放一马,也就是所谓的“中央没有钱,但是可以给政策,地方自己杀条血路出来。”自贸区的举办则有很大的不同,中央对自贸区有明确的管理构想,地方更多的是照办执行。事实上中央又很难直接管理自贸区,自贸区的经营需要基层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遗憾的是在这一点上,自贸区改革却没有吊起地方官员的胃口。
 
  其次,从严治政降低了基层干部的改革热情。
 
  特区改革,基层官员是重要支持力量。因为不论从政绩还是从个人利益上说,特区的成功举办,广东的经济崛起,确实给当地官员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尽管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收益是非法的,但客观上激发了官员的改革热情。十八大以来,中央执行从严治政的方针,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福利有明显减少,而公务员的工资又没有相应的提升,工资合理增长的机制也没能建立。腐败又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改革改的好与坏,与基层干部的利益基本没有太大关系。
 
  虽然从严治政净化了政治空气,但客观上也挫伤了基层干部的改革热情。此外,政府内部监管的措施日益细密,在避免腐败的同时也缩小了干部日常工作的自由裁量空间。现在基层政府,地方干部出几次差,做什么车,甚至喝什么酒都有细致的规定,一方面确实避免了腐败,另一方面也让干部们只能跪而听命,失去了很多工作中自由裁量的权利。
 
  最后,反腐败提高了基层官员改革的风险。
 
  改革是对现有体制的突破,因此中规中矩完全执行现行的体制规定,肯定不是改革。但是如果要突破现行体制,改革与违纪甚至违法之间的边界如何界定,就变得棘手。严格的说,所有的改革不能说都违法,但至少都是“违纪”或“违规”的。一点不“违纪”“违规”的改革是无法想象的。在高压反腐的今天,地方官员宁可不改革也绝不违纪的心态非常明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