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如何看待“茅台院士”风波
http://www.CRNTT.com   2021-02-22 19:16:47


  研究茅台也能当院士?近日,关于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入选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的消息一出,即引发各方关注,网友纷纷质疑:“研究白酒凭什么能入选院士?”“院士难道不应该是服务国家重点战略的吗?”“这位工程师怎么比得过基础学科坐冷板凳的科学家?”

  坦率地说,酒类酿造里的学问幷不少,如何获得更好的酒类口味,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现代酿酒工艺的改造和提升,常常需要大量科技发明创新的支持。应该强调的一点是,一个人或一项科学技术如何在科学共同体内被评定,自有其标准,公众不应过多干预。有时候,在公众看来似乎“无用”的科学创造,其实是一个学科和领域的重要问题。一些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可能在一时一地于社会价值不大,但说不定未来会成为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如果王莉在与酿酒有关的微生物等领域着实有贡献,公众不应因为她供职于一家酒企而产生偏见。

  不过,院士的荣誉太大,关联的资源太多,早已不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荣誉。今天的科学界,早就不能关起门来搞研究。任何重要的科学研究都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社会资源,而院士的荣誉常常是这些重大项目和工程的敲门砖。

  对公众来说,这种涉及公共资源的事件理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作为贵州省最重要的国有企业之一,茅台集团和贵州科协之间是不是有某种不为人知的“默契”?在议论猜疑滔滔的情况下,相关方面仅仅回应一句“符合流程规范”,幷称“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蹭热度”,多少显得诚意不足。

  诚然,科学评价幷不能立足于民意,院士评选也自有其流程规范。但是,院士评选争议这种引发社会热烈讨论的公共事件,已经不只是学术界自己的事。大家关注院士推选,是出于对院士崇高地位的尊敬,也是希望通过院士推选对全社会的风气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基于此,科学共同体须有一个明确认识:事件中有关学术评价的部分,应由科学界达成共识,用专业来发声;而那些带有“公共性”的部分,则应面向公众保有足够的坦诚。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