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师德问题不可简单地一“码”了事
http://www.CRNTT.com   2020-11-24 19:03:49


  近日,浙江温州市上线“瓯越师德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本人能在线了解师德师风情况,幷可为每位教师出具师德健康报告。“师德码”将同时包含正面表彰记录和负面记录等师德考核情况,幷用绿色、黄色、红色对教师师德给予认定。

  此“码”一出,却立即招致网友质疑:这项制度为何只瞄准教师群体?“师德码”会不会演变成空洞的形式主义?该项举措真的适合全国推广吗?诸如此类,都是“师德码”有待商榷的问题。显然,“师德码”和疫情期间“健康码”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实时动态反映教师的奖惩情况,看似是大数据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创新性”应用,但细细看之,“师德”问题不可简单粗暴地一“码”了事。

  从道德层面看,师德本质上是一种职业伦理道德,它从道义上规定着教师的思想态度和言行举止。既然师德是一种内化于心的行为准则,仅靠师德码按照是否有不良记录,将教师师德情况划分为三个级别,又怎能全面反映个体的素养、思想、情感、作风等方方面面呢?师德码说到底只是一种量化指标的模式,但冰冷的数字和“码”终究无法衡量一个人情感的温度和道德的高度,也无法简单判断一位老师的好与坏。

  从制度层面看,师德码的评价标准和规则本身存在两大难题:一是由谁来评定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家长参与,他们对教师教育方式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将直接决定教师是否“有德”,那么温和式教学的教师将更得学生青睐,而那些严苛负责的老师可能失去“优势”,这样的结果显然是缺乏合理性的。

  二是如何界定师德是否真正合格的问题。师德不是考试,没有合格线一说。如果一位教学质量幷不过关的老师,仅仅因为一次评优或获得某项竞赛、奖励等就能比过其他同事,而一位平时教学成果出众、品德良好的教师由于得到一次差评就可能背负上“无德”的“罪名”,如此结果是否有失公允呢?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