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高考满分作文引热议!阅卷人的行为规范同样是教育公平中的一环
http://www.CRNTT.com   2020-08-12 20:51:55


  很多时候,一则新闻的衍生品,往往比新闻本身更有关注价值。近日以来,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网络热议,随后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关于高考作文评价标准、阅卷规范、评阅人行为伦理等问题。

  关于作文内容,本身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儿。但是随后,有媒体相继曝出,《生活在树上》与陈建新在《高考作文实战实训》里收入的满分作文《书写自我的生活》在语气、结构上相近;而陈建新正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这种“巧妙”的关系,登时令舆论哗然。

  更有意思的是,这篇满分作文之所以被看见,最初是由浙江外国语学院主管、主办的教育类报刊《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率先刊,幷配发了陈建新对该作文的点评。而媒体梳理发现,近些年,陈建新一边长期担任作文阅卷组长,一边编写出版高考作文辅导书、进行高考作文指导讲座等活动。

  显然,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这种“两边吃”的业务模式,太过瓜田李下。比如,作为高考作文评阅老师,对自己传授的写作方法、案例和语言运用、文本形式等,必然非常熟悉。如果在阅卷中看到了类似文章,会不会偏向性打分?不论是专业角度还是情感角度来说,这些疑问都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一边评阅高考作文,一边从事高考作文辅导培训业务”被允许,或者被默认的话,长此以往,不仅仅是可能在具体的案例中压歪高考的天平,在整体上也是对高考作文写作理念发展的束缚。

  原因很简单,因为阅卷老师的品位,尤其是长期担任阅卷组长的权威人士的倾向,具有指挥棒的效应。考生为了稳定地取得高分,必然投其所好。渐渐地,也就会在客观上,造成高考作文风格成为某些人风格的后果,最终走向套路化、模板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