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信用修复 绝不只是给老赖“洗白”
http://www.CRNTT.com   2019-07-26 22:08:12


  失信黑名单的隆重面世,真正制约与打击了不守信用的老赖们。随着“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联合惩戒的领域越来越广,一些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还将行人闯红灯、遛狗未牵绳和火车“霸座”等都纳入了失信惩戒范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43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2682万人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437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显然,老赖名单越来越长,失信人数无限扩张,幷非社会信用体系主旨与本意。架构老赖“洗白”机制,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仅给老赖“洗白”,而是让失信人在制度框架内,通过履行相应义务,重新获得社会“信用牌照”,这不仅能打通黑名单退出通道,更有利于完善整个社会信用体系。

  目前,江苏、浙江等地对信用修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浙江省发改委出台了《浙江省公共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迄今为止由地方出台的第一部专门针对信用修复的管理办法。

  当然,信用修复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梳理对我国信用修复的定义、业务范围、禁止业务、业务流程、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等予以明确,以指导信用修复体系建设。

  其次,要防止信用修复领域的腐败。有媒体报道,按不良记录的条数来收费的,一条从几百到上千元(人民币)不等,信用“洗白中介”应运而生,而有的“洗白中介”本身却涉嫌欺骗……类似的事件提醒我们,信用修复必须建立公平透明的机制,以及监管惩罚制度,以防止信用修复领域变质变味。

  此外,在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的领域,像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养老托幼、城市运行安全等行业,若出现重大问题,直接逐出市场,不给失信人员修复机会。(来源:现代金报 作者:吴睿鸫 本文略有删节)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