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地名应该规范,规范应该依法
http://www.CRNTT.com   2019-06-24 23:34:02


  为了响应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6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多地正逐步开展对于“大、洋、怪、重”地名的治理,幷于近期对一些不规范地名进行了公示。这在引发一些人叫好的同时,也招致了舆论的反弹,那些被圈出的地方到底该不该改、怎么改,很值得治理者思考。

  一条马路,一个小区,虽然在城市单元中属于极小的要素,但若是名字不规范,着实有碍观瞻,甚至带来不少麻烦。放眼望去,不少城市的地名都存在突出问题:比如重复,有的地方仅“人民路”就有四五条,导航软件上密密麻麻的红点想必曾让不少司机路人感到困惑。比如“洋怪”,一些地名因与城市气质不搭调而屡遭市民诟病。特别是在一些历史古都,满目的拉菲、塞纳、国会山、纽约城确实看着别扭。再如“贪大”,商务区的大厦动辄就是“环球”“万国”“国际”,似乎名字大气就能让自身更加高端。虽说地名通常只是识别符号,但又确实是文化符号和文化景观,那些透着崇洋媚外、封建色彩等歪风邪气的名字,该改改。

  此次整治固然是势之所趋,但相关部门也必须注意到,这不单纯是个改名的问题,推进起来必须慎之又慎。许多不规范地名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深度融入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如果突然更名,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老百姓的房产证、身份证等一系列地址信息都要跟着改,很容易从“便民”变成“扰民”。更要注意到,一些名称已经通过了工商审核注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强令改动不免有侵权之嫌。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在多地暴露了出来,好在相关部门都敞开大门征求意见。我们相信,遇事多商量,有话好好说,就能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

  所谓“上医治未病”,相关部门在“亡羊补牢”的同时,更应当把精力放在新地名的审核和规则的明确上。目前这些不规范地名的形成,多是与过去命名缺乏规则、审批不严有关。因此,对于地名的整治不能只是一阵风,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地名命名的规则,明确负责的主管部门,要在审定名称时承担更多历史责任,把好入口关。

  城市精细化治理绝非易事,相关部门在推进治理的过程中,既需大智大勇,又需至纤至悉;既要守住大原则,又要拿捏好力度分寸,才能避免把好事办成烦恼。(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鲍南)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