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整治不规范地名,稳妥为上
http://www.CRNTT.com   2019-06-24 23:29:47


  据民政部网站6月21日消息,民政部要求各地稳妥推进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消息称,当前,各地正按照六部门部署,积极推进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但个别地方也存在政策标准把握不够准确、组织实施不够稳妥等情况。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是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原则标准组织实施,防止随意扩大清理整治范围。要重点清理整治社会影响恶劣、各方反映强烈的城镇新建居民区、大型建筑物中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要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充分进行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审慎提出清理整治清单,严格按程序推进实施。要加强宣传,为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这份文件中,几个关键词颇为引人注目,如“稳妥”“审慎”“论证”“征求”“防止随意扩大”等等。这意味着一个方向的指引,即为民众生活服务的地名,必然要灌注尊重民众意见的精神。这些关键词,无疑也为清理整治划定了一种分寸感。

  近些天,舆论中关于不规范地名的新闻颇多:维也纳酒店对整改要求提出异议,“大桥”去掉“大”字引发关注,楼盘“曼哈顿”改名“曼哈屯”等等。舆论的关注与讨论是必要的,这些讨论,可以厘清很多概念与事实,比如商标名与地名不同,楼盘名与审批名不同,“大洋怪重”的区分标准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清晰。

  比如西安就将151个不规范地名缩减到98个,缩减数目本身,也说明当地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种审慎姿态。当然,在公示的过程中,这一名单未来是否有变动仍未可知,

  地名所涉非小。看似仅是名字变化,甚至就是从“顿”到“屯”的一字之别,但事实上却透进了柴米油盐的市井生活,与普通民众安稳的日常发生直接关联。无论是地名认同,语言习惯,房产证、身份证变动,一处变动可能会延展出层层涟漪的社会成本。应当承认,改动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在某些时候是必要的,但理当将成本降到可控范围,将认知分歧降到最低程度,确保改名实属必要,从而取得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