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流浪大师”看起来浪漫,却有关创伤
http://www.CRNTT.com   2019-03-28 22:15:01


  “流浪大师”沈巍的人生已经被反复“起底”了。当直播、围观的人群簇拥的时候,有人看到文人镜像、有人看到文化现象、有人看到网络乱象,但是似乎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核心的问题,真正促使沈巍“流浪”的原因,可能幷不是一些浪漫的理念,反而更像是其对原生家庭一场漫长的孤独反抗……

  镜头前的沈巍坦荡自在,信口拈来的妙语时常让人拍案叫绝。在他自己的叙述中,他即便不承认,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大师”。是一个甘地式的人物,苦行僧般践行着自己垃圾分类的生活理念。他的这种怡然自乐,我们理解、尊重,却不应过分粉饰。因为这些浪漫的形式里,包裹的却是一个悲伤的内核。

  从沈巍与记者的谈话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童年与父亲的隔阂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平的伤痛。可以说,他的一切违反常态的行为,都与自己的童年阴影有关。比如童年的贫困与父亲对他读书的厌恶,让他从小就养成了偷偷摸摸捡垃圾卖钱买书的习惯;自己因为收集垃圾的怪癖被病休后家人的冷眼与不理解……

  从心理学角度看,本身道德水平比较高的人,往往面对他人的伤害时无法有效地排解压抑情绪,所以往往就会选择惩罚自己。从心理层面惩罚的,往往会导致抑郁症;从肉体方面惩罚的,往往就会选择像沈巍这种苦行僧般的生活。

  种种细节看下来,我们不难推断:1.沈巍被病休绝不是单纯的因为垃圾分类,他一定是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偏执与反常,才会被认为出现了精神问题;2.26年漫长的捡垃圾生活,或许是为了践行自己的垃圾分类理念,也可能是对原生家庭的一场漫长报复。

  如果沈巍未曾讲述过自己儿时的遭遇,我们或许依然可以饶有兴趣地去谈论他精神的充盈与富足。但是当我们已得知故事内核是创伤,我们就不应该再去粉饰悲剧。说来也是,这世间或许浪漫本就不多,一个幸福家庭长大的孩子,应该是冒险家而不是苦行僧,一个在关怀与爱中老去的老人,他的归宿,应该是天伦之乐,而不是风餐露宿……(来源:东方今报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评论员:陈思)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