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卫健委答中评:区域核检需多方无缝有效衔接
http://www.CRNTT.com   2022-03-23 00:19:57


焦雅辉(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 海涵)3月2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表示,区域的核酸检测更多是一个社会的动员和组织工作,所以需要动员很多方面的力量,并且每一个环节都要能够无缝有效的衔接,才能够完成任务。

  中评社记者提问说,第三版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要求,疫情发生后,所在的设区市,包括常驻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应当在24小时以内完成划定范围的区域核酸检测任务,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任务完成?

  焦雅辉表示,区域的核酸检测更多是一个社会的动员和组织工作,所以需要动员很多方面的力量,并且每一个环节都要能够无缝有效的衔接,才能够保证实现我们所要求的,无论是多大的人口规模都要在24小时之内完成的目标。

  首先,从组织实施上来讲,第三版指南中要求,要成立9个专班。这9个专班其实都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其中包括,如何把居民更好地组织起来,避免造成人员的拥挤聚集导致采样点的交叉感染;如何提高采样的效率,做好采样点的设置、采样人员的匹配等工作;如何确保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把采到的标本尽快、精准地送到实验室;如何保证实验室都能够发挥最大的产能,既不造成样本过多积压、导致检测效率的降低,也要保证实验室能够满负荷运转、不会有闲置的仪器设备;阳性的混管信息出来之后,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判断出10个人当中到底谁是阳性的,并且尽快转到隔离的设施或者定点医院当中。在其中,整个组织实施是非常关键的,这是我们第一个要保证的措施。

  第二个要保证的措施,毫无疑问就是核酸检测的能力。其实从2020年以来,各地核酸检测的能力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是我们一个最基础的重要的保障。在当地的核酸检测能力不能够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大规模的移动支援核酸检测能力就至关重要,比如大产能的汽膜式、车载式、方舱式的,在单管能力每天1万管以上的,甚至是5万、10万的,能够迅速扩充到20万、30万的核酸检测能力的匹配。

  第三个就是信息系统,信息化的支撑。信息化支撑非常重要,我们要根据信息化的手段,才能够保证采送检各个环节的精准有效衔接,动态调配我们采的样本以及根据实验室的工作负荷情况来科学分配我们采集的样本。另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在发现混管阳性时,可以确定这10个人或者这20个人到底在哪里,能够第一时间把其控制下来,让其不要再流动。然后再进行单检来确认阳性的人员。所以信息系统的支撑很重要。

  第四个很重要的条件,是引入了抗原检测。我们采取了“抗原+核酸检测”策略,提高了早期和快速发现感染者的手段。这次在吉林采用“抗原+核酸检测”的手段和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所以,如果要实现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在划定的范围内要完成24小时区域范围内的全员核酸检测,可以说在各个环节要求都是非常高的。”焦雅辉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